遭遇灾难。
《史记·孔子世家》:“﹝公良孺﹞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於匡,今又遇难於此,命也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是虽暴戾,而善事其姑,然则遇难不死有由矣。”丁玲《水》:“到镇上去,想找镇长,局长也好,先给我们一些吃的,我们是昨夜晚上遇难的。”
谓因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策径到寿春见袁术,涕泣而言曰:‘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会於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陈卧子》:“﹝陈子龙﹞於顺治丁亥,筮得《明夷》,五月遂遇难。”冰心《晚晴集·追念振铎》:“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不要难过。振铎同志的飞机出事,十八号在喀山遇难了。”
【罹难】释义:
遭遇祸难。亦谓遭受迫害或因意外事故而死亡。
《史记·孔子世家》:“吾与夫子再罹难,寧鬭而死。”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吾祖父之跟从之者,罹难自縊者不知凡几。”咏簪《武昌两日记》:“将罹难而逃于死者,则翊武与张君廷辅等也。”如:他因飞机失事而罹难。
【遇害】释义:
遭逢祸患。
《史记·游侠列传序》:“昔者虞舜窘於井廪,伊尹负於鼎俎……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汉王逸《九思·伤时》:“愍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
被杀害。
《汉书·宣帝纪》:“﹝宣帝﹞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遇害陈公殞,於今蜀道怜。”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六:“他那时也住在西安,在宣侠父遇害之前的十天左右,他才离开西安的。”
【遭殃】释义:
遭受灾殃。
汉王褒《九怀·尊嘉》:“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封神演义》第十八回:“我不忍万民遭殃,黎庶有难。”曹靖华《飞花集·洱海一枝春》:“海水泛滥,淹没田舍,这一带人民可遭殃了。”
【遭灾】释义:
遭受灾害。
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但同时也就发生了胡乱的矫诏和过度的巴结,而晦气的人物呀,刊物呀,植物呀,矿物呀,则于是乎遭灾。”
【生还】释义:
活着回来。
《东观汉记·岑彭传》:“嚣尾击诸营,彭师殿,东入弘农界。百姓持酒肉迎军,曰,蒙将军为后拒,全子弟得生还也。”唐杜甫《喜达行在所》诗之二:“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金元好问《桐川与仁卿饮》诗:“已分故人成死别,寧知尊酒对生还。”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四章:“在中美合作所里,除了越狱,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