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和善,内心险恶。
唐柳宗元《逐毕方文》:“幽形扇毒兮,阴险诡异。”清昭槤《啸亭杂录·金司寇》:“金司寇光悌,安徽含山人,性谿刻,外貌刚果,心实阴险。”茅盾《一个女性》三:“人们既使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无邪气,却也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阴险鬼祟。”
【凶险】释义:
亦作“凶嶮”。狠毒奸险。
《宋书·高道庆传》:“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唐刘知几《史通·品藻》:“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輒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宋苏辙《再论渠阳边事札子》:“今者若用彭孙,凶嶮多端,事有不可知者。”
危险可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一看病情凶险,便暗地里哀求姨妈,求他在婆婆跟前再求一个天高地厚之恩,准他昼夜侍疾。”
凶狠险恶。
《北史·宇文化及传》:“化及,述长子也。性兇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騖道中,由是长安谓之轻薄公子。”宋叶适《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右史陈子翀归自泉州,众畏其兇险。”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我敢于说,中国人中,仇视那真诚的青年的眼光,有的比英国或日本人还凶险。”
危险可怕。
《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兇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迎头遇着一个家人,那家人见势头来得兇险,叫声:‘老爷不好了!’”柳青《铜墙铁壁》第四章:“不要说得过于凶险,也不要太平观念,只要有准备就好了。”
【奸险】释义:
亦作“奸险”。奸诈阴险。
《商君书·慎法》:“此其势正使污吏有资,而成其姦险。”《三国志·蜀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皓(黄皓)姦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明史·欧阳一敬传》:“一敬为应嘉讼,斥博及拱,詆拱奸险横恶,无异蔡京。”
指奸诈阴险的人。
《新唐书·朱敬则传》:“去萋斐之角牙,顿姦险之茫刃。”
【阴毒】释义:
阴险毒辣。
《北齐书·高隆之传》:“初,隆之见信高祖,性多阴毒,睚眦之忿,无不报焉。”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一·山东某生梦游地狱》:“隋文帝阴毒尤甚,故使坐针棘之上。”杨朔《雪花飘在满洲》:“这是一种阴毒的以华制华的政策,‘七·七’事变以后才实施起来的。”
中医学病症名。症见面目发青、四肢厥冷、咽喉疼痛,以及身痛、身重、背强、短气呕逆等。又背疽、脑疽、瘰疬、鹤膝风等之不红、不热、不痛、不肿者,亦称“阴毒”。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晁之道﹞晚乃以盛冬伏石上书丹,为石冷所逼,得阴毒伤寒而死。”《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阴毒》:“阴毒寒极色青黑。”注:“阴毒,谓阴寒至极之证也。血脉受阴毒邪,故面色青黑也。阴毒内攻于里,故咽痛腹中绞痛也。阴毒外攻于表,故厥冷通身,重强疼痛如被杖也。”
【善良】释义:
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
《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孔颖达疏:“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唐韩愈《争臣论》:“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宋曾巩《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张稍,不是个善良之辈。”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来自匈奴底层的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耿直】释义:
坚贞正直;倔强直爽。
宋王禹偁《送进士郝太冲序》:“洎求名进身,则默而处,訥而言,盖恶趋附而好耿直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柳青《铜墙铁壁》第五章:“因为他有股耿直的‘怪脾气’,看不惯不合理的事,好吃‘顺气饭’,总是在哪里也蹲不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