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阴凉”。
亦作“阴凉”。日光照不到使人感觉凉爽。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如今人早晨栽下树,到晚来要阴凉。”杨朔《京城漫记》:“他们搭个棚子,把草晾在阴凉的地方,天天往上喷水,好好保养着,一面动手栽。”
日光照不到而凉爽的地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夏日盛暑,须得阴凉;若日中不避热,则尘汗相渐,秋冬之间,必致癣疥。”老舍《四世同堂》四一:“老人进了门,西墙下已有了阴凉,便搬个小凳坐在枣树下,吸着小顺儿的妈给作好的绿豆汤。”
【凉爽】释义:
亦作“凉爽”。凉快。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新秋凉爽,我倦欲眠,汝何必在此相聒?”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挤垮它》:“一阵凉风吹来,着实凉爽得很。”
【清凉】释义:
亦作“清凉”。寒凉;凉快。
《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如无北向户屋,於清凉处亦得。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唐司空图《杨柳枝》诗之一:“烦暑若如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宋苏轼《与范子丰》之五:“南方夏热,殊非中原之比,入秋稍得清凉。”清黄周星《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举头便见蒲萄緑,顿令烦暑化清凉。”老舍《骆驼祥子》十八:“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像由黑暗里刚生出的一个新的、清凉的、美丽的世界。”
清静,不烦扰。
《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宋苏轼《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清李渔《怜香伴·女较》:“纷纷桃李都收尽,方以外尚餘仙杏,贮我药笼中,引尔清凉境。”
宫殿名。
《文选·班固<西都赋>》:“清凉宣温,神仙长年。”李善注引《三辅黄图》:“未央宫有清凉殿。”
见“清凉”。
【灼热】释义:
炽热。
鲁迅《野草·死后》:“那芦席就被掀去了,又立刻感到了日光的灼热。”邹韬奋《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的一封信》:“每一颗灼热的心,在现在都爆射出要求御侮救亡的愤火。”
犹激烈。
峻青《黎明的河边》七:“灼热的枪声停止了,风吹散了飘在堤上的硝烟。”
焦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宗子美﹞意翁必媒定之,而翁归若忘,心灼热,隐以白母。”
犹煎迫。
《法苑珠林》卷四四:“夫与人言,常以宽详,无灼热之。”
【炎热】释义:
犹炎暑。气候极热。
汉班婕妤《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晋葛洪《抱朴子·逸民》:“朝为张天之炎热,夕成冰冷之委灰。”唐杜甫《寄杨五桂州》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宋陆游《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诗:“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巴金《寒夜》二九:“炎热增加他的痛苦,喧哗更像在火上添油。”
指温度高。
《再生缘》第二一回:“就将御手摩亲面,欣悦道,炎热如何去几分?”
比喻权贵。
清刘大櫆《赠资治大夫吴府君墓表》:“平生不趋走炎热……足跡未尝入官府。”
比喻热闹。
清李渔《凰求凤·伙谋》:“风运太蹊蹺,后庭炎热,前院萧条。”
【酷热】释义:
极热。多指天气。
《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正酷热天须扇枕,遇严凝月要温床。”清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时夏日酷热,公饲吴以瓜。”鲁迅《彷徨·示众》:“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