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异端
【全拼】 yìduān
【释义】
  • 亦作“异端”。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

    《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唐玄宗《<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因思想通脱之后……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 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

    晋僧肇《百论序》:“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凡有作品,未经他们(‘四人帮’)点头,一律视为异端。”

  • 各种说法;不同见解。

    《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广求异端,以明事理。”《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帝将有事泰山,詔公卿博士杂定其仪,而论者争为异端。”

  • 犹异志,离心。

    《宋书·武帝纪中》:“既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之。”《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协附姦邪,疑间忠烈,构扇异端,讥议时政。”《旧唐书·陆贽传》:“恐其有变,上忧之,遣贄使怀光军宣諭。使还,贄奏事曰……如此词婉而直,理当而明,虽蓄异端,何由起怨?”

  • 指分离。

    《再生缘》第十七回:“奴合你,同处同归不异端。”

  • 指无关紧要的事物。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駢赘必多。”

  • 另一端。

    宋王禹偁《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滷,异端亦咸鹺。”

  • 意外事端。

    元柯丹丘《荆钗记·抢亲》:“今日娶亲谐凤鸞,不知何故来迟缓。莫非他人生异端,须知人乱法不乱。”

  • 【例句】 1、她是个故态复萌的异端分子,顽固不化,不可救药,完全不配享受咱们恩赐给他的仁慈。
    2、 这一论点,以及当时的严重局势,制止了那些所谓的迫害异端的人们。
    3、 且不说英国人都是天生的异端分子。
    4、 异端哪,先生们,异端――这才是咱们要审问的罪名。
    【反义词】 1.异端 - 正统

    【正统】释义:

  • 旧指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与“僭窃”、“偏安”相对。

    汉班固《典引》:“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唐裴铏《传奇·陶尹二君》:“秦於今世,继正统者九代,千餘年兴亡之事,不可歷数。”《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其时周太祖郭威在位,改元广顺。虽正统之尊,未就混一之势。四方割据称雄者还有几处,共是五国三镇。”吕志伊《读史感赋》:“休争正统与偏安,国贼曹操论不刊。”

  • 嫡系子孙。

    《汉书·郊祀志下》:“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统兴。”《后汉书·崔瑗传》:“中常侍江京、陈达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宋张载《经学理窟·祭祀》:“夫祭者必是正统相承,然后祭礼正,有所统属。”

  • 泛指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宋陆游《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姚华《源流》:“汉去古未远,《诗》《书》之传,犹深入人心,高文典册,必用相如,盖词翰之絶诣,乃文章之正统。”瞿秋白《现实》三:“以前,曾经有过所谓文艺理论上的‘普列哈诺夫正统’的呼声,这当然是错误的。”


  • 【相关词】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异形》  《异次元的狙击手》  异形 《列异传》 《博异志》 《广异记》 《异乡异客》 《异域》 《异形》 《异次元骇客》 《异苑》 《神异经》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集异记》 一世异朝市 一种爱鱼心各异 三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