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依旧
【全拼】 yījiù
【释义】
  • 照旧。

    《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幼,依旧居内。”唐赵璜《题七夕图》诗:“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图。”清孙枝蔚《避乱赠刘二含哲》诗:“桂花依旧身无恙,听説长安血似池。”茅盾《色盲》:“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但空气是不热。”

  • 【例句】 1、饥荒与战争依旧给人类带来痛苦。
    2、 邻近的一扇门开了又关上了,我依旧忐忑不安。
    3、 索巴凯维奇依旧不动声色。
    4、 这孩子的不及格是由于依旧对学习的忽视。
    【近义词】 1. 依旧 - 仍旧

    【仍旧】释义:

  • 照前不变或恢复原状。

    《魏书·咸阳王禧传》:“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五年》:“且曰:‘北军将士,皆朕爪牙,并宜仍旧。’”《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美娘﹞身子兀自倦怠。仍旧倒下,向里睡去了。”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兄寓是否仍旧,希便中示及。”

  • 2. 依旧 - 仍然

    【仍然】释义:

  • 谓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巴金《<秋>序》:“不过我仍然说着我两年前说过的话。”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汤富海给打开来,满脸血迹……仍然没有呼唤的声音。”杨朔《征尘》:“车子仍然蜗牛似的向前爬行。”

  • 3. 依旧 - 依然

    【依然】释义:

  • 依旧。

    《大戴礼记·盛德》:“故今之人称五帝三王者,依然若犹存者,其法诚德,其德诚厚。”唐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揭帐看时,月光朦朧,禪椅之上,依然有个人坐着不动。”艾青《鱼化石》诗:“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 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

    《晋书·华廙传》:“帝后又登陵云臺,望见廙苜蓿园,阡陌甚整,依然感旧。”南朝梁江淹《别赋》:“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唐高适《遇冲和先生》诗:“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宋欧阳修《和对雪忆梅花》诗:“惟有寒梅旧所识,异乡每见心依然。”

  • 4. 依旧 - 如故

    【如故】释义:

  • 跟原来一样。

    《史记·张仪列传》:“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旋復在市中乞,衣不见污如故。”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作者们锐气如故。”

  • 跟旧交一样。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如:一见如故。

  • 5. 依旧 - 照旧

    【照旧】释义:

  • 谓跟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白士中照旧供职,赐夫妻偕老团圆。”《说岳全传》第一回:“﹝员外﹞便把儿子照旧抱进房来睡好。”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你要是因为考不上高中,骑马找马,先找点事混混再说,可别怪我照旧不搭理你!”

  • 6. 依旧 - 照样

    【照样】释义:

  • 依照某种样式。

    明无名氏《一捧雪·送杯》:“因严爷要索吾主人的玉杯,吾主人爱惜世寳,着吾照样做一假杯。”

  • 照旧,仍旧。

    《说岳全传》第七六回:“﹝牛皋﹞身边取出丹药……再将一颗拿来,照样与何风磨敷。”鲁迅《坟·写在<坟>后面》:“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但也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杨朔《鸭绿江南北》:“炸,尽管炸,火车却照样开。”

  • 7. 依旧 - 还是

    【还是】释义:

  • 表示假设。相当于“要是”。

    五代齐己《谢武陵徐巡官远寄五七字诗集》诗:“还是灵龟巢得稳,要须仙子驾方行。”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我的状元分付它:官员相见便没奈何,还是妇女庄家到厅下,十三小杖,把门子打。”

  • 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然。

    前蜀韦庄《对梨花赠皇甫秀才》诗:“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过了一月有餘,脱胎换骨,遍身尽生鳞甲,止有一个头,还是人头。”巴金《探索集·再读探索》:“我一字一句地翻译赫尔岑的回忆录,可是我还是我,并没有变成赫尔岑。”

  • 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和“究竟”相当。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你也要员梦,还是梦见甚底?”《水浒传》第二九回:“武松听罢,呵呵大笑,便问道:‘那蒋门神还是几颗头,几条臂膊?’”《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朱三夫妻接着道:‘列位还是怎么主张?’”

  • 表示转折。而是。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须不是我倚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听见人説,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 表示转折。却是。

    《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当着这样严寒天气,还是满额微汗。”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你莫看她小,小人还是有小心眼哩!”

  • 表示对某件事物,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如:没想到这事儿还是真难办。

  • 表示希望,含有“这么办比较好”的意思。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道:‘疎不间亲,还是莫説罢。’”《红楼梦》第五十回:“李紈因説:‘綺儿也不大会做,还是让琴妹妹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秦妈妈和她商量,还是早点找生活做,或许会好些。”

  • 表示对两种以上事物、情况进行选择。

    《水浒传》第三九回:“酒保上楼来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清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我们还是即刻动身呢,还是怎样呢?”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依你的意见,是互助组好呢,还是单干强?”

  • 与“无论”、“不管”连用,连接列举成分,表示周遍性。

    《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据晚生想来,无论是和平还是破坏,总要民间有些实力,纔做得来。”鲍昌《庚子风云》第十三章:“无论是左腿还是右腿,每次都是屈膝提起,脚面绷直,猛力弹出。”

  • 【反义词】 1.依旧 - 改动

    【改动】释义:

  • 文字、项目、次序等的更改、变动。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老爷要看着没甚么改动的,就交给他们细细儿的看看去罢。”《<王西彦小说选>自序》:“解放后把集子里的和最初发表在刊物上的对照了一下,发现好几个地方都有了改动。”


  • 2.依旧 - 改变

    【改变】释义:

  • 变化,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

    《孔子家语·弟子行》:“祈奚曰:‘每位改变,未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唐白居易《重到渭上旧居》诗:“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杜陵诗云:‘雨晴山不改,晴罢峡如新。’言或雨或晴,山之体本无改变。”茅盾《喜剧》:“经过了五年,这世界的一切当真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么?”

  • 改换;更改。

    《全唐诗》卷八九九载《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今古,陇头残月。”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二折:“小生黄廷道,自离了京师,改变了衣服,随身带些乾粮。”巴金《怀念萧珊》:“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


  • 3.依旧 - 改造

    【改造】释义:

  • 另制;重制。

    《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郑玄笺:“造,为也。”《隋书·礼仪志二》:“晋惠帝元康六年,禖坛石中破为二。詔问,石毁今应復不?博士议:‘《礼》无高禖置石之文,未知造设所由;既已毁破,可无改造。’”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只有头一齣要紧,那《荆釵记》上有一齣《抱石投江》是我簇新改造的,与旧本不同。”

  • 另行选择。

    《荀子·议兵》:“中试则復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杨倞注:“改造,更选择也。”

  • 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

    宋叶适《福建运使赵公墓志铭》:“初,朝廷患开禧会子轻,仅卖半价,悉改造及元陌止。”清李渔《奈何天·锡祺》:“原来如此,这也不难,待我奏明上帝,遣一位变形使者,把他身上的肢体从新改造一番,变做个美男子便了。”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老地主特地把他和他老婆住着的一间卧房搬空了,临时叫阿兴改造成仓房。”

  • 指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

    胡采《序<在和平的日子里>》:“工人阶级革命队伍的任务,就是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同时改造自己。”


  • 4.依旧 - 改革

    【改革】释义:

  • 变更,革新。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

    《后汉书·黄琼传》:“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梁书·武帝纪下》:“百官俸禄,本有定数,前代以来,皆多评准,顷者因循,未遑改革。”《元典章·户部三·分析》:“自开剏以来,其汉人等别无定制,以致相争词讼纷扰如此,若依旧例卒难改革。”清秋瑾《满江红》词:“算弓鞋三寸大无为,宜改革。”沈从文《新与旧》:“这件事既已成为当地习惯,自然会好好的保存下来,直到社会一切组织崩溃改革时为止。”

  • 谓革除恶习劣行。

    《南齐书·刘祥传》:“上别遣敕祥曰:‘卿素无行检,朝野所悉……我当原卿性命,令卿万里思諐。卿若能改革,当令卿得还。’”

  • 谓删改诗文。

    元刘祁《归潜志》卷八:“二公由文体不同,多纷争……故雷(雷希颜)所作,王(王从之)多改革,雷大愤不平。”


  • 5.依旧 - 转变

    【转变】释义:

  • 转换改变。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明高攀龙《同善会讲语》第三讲:“原是不好念头的人,就要转变。”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转变最大的是老孙头,他也领导一个唠嗑会,不再说他不干积极分子了。”

  • 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一般认为“转”是说唱,“变”是奇异,“转变”为说唱奇异故事之意。一说“变”即变易文体之意。以说唱故事为主,其说唱之底本称为“变文”、“变”。内容多为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故事。多数散韵交织,有说有唱,说唱时辅以图画。同后世之词话、鼓词、弹词等关系密切。变文作品于清光绪间始在敦煌石室中发现,是研究我国古代说唱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重要资料。


  • 【相关词】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红装。  林依轮  蔡依林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一依 一依旧式 一空依傍 不依 不依不饶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互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代马依北风 代马依风 仿依 佛洛依德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依丱附木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