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
《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銖,十二銖而当半两。”
喻物之细微渺小。
宋欧阳修《憎蚊诗》:“惟尔於其间,有形纔一粟。”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