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一路
【全拼】 yīlù
【释义】
  • 一条道路。

    汉王充《论衡·是应》:“太平之时,岂更为男女各作道哉?不更作道,一路而行,安得异乎?”唐司空图《狂题》诗之十七:“莫道太行同一路,大都安稳属閒人。”

  • 引申为一种途径。

    《朱子语类》卷十五:“如佛老之学,它非无长处,但它只知得一路。”《陆象山语录》卷下:“问作文法,先生曰:……惟读书一路。”

  • 沿途。

    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一路经行处,莓苔看履痕。”宋戴复古《山村》诗:“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所以出了彰化门,遇着骡轿车子,一路问来,果然问着。”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她兴致勃勃地、慢慢地走着,一路欣赏四围的景色。”

  • 引申为谓事物在整个的进程中。如:这场球赛我们一路领先。

  • 一类;同一类。

    《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你两箇做一路,故意交他姦了我的女儿,丈夫回来,我怎的见他分説?”《老残游记》第七回:“进门打过暗号,他们就知道是那一路的朋友。”鲁迅《徬徨·孤独者》:“但我想,我们大概究竟不是一路的;那么,请你忘记我罢。”

  • 犹言一带或一个方面。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赌博》:“苏常一路尤甚,士大夫归家者则开赌坊,盖避禁也。”洪深《香稻米》第二幕:“如果我真能够运米出洋,我倒好了!我销的只是广东一路,天津一路。”冯仲云《祁老虎》:“土龙山农民暴动后,四处招募抗日好汉,祁明山被邀下山,充当了一路人马的首领。”

  • 一边;一面。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路静悄悄地哭着,一路缓缓地数说。”

  • 一起。

    杨朔《潼关之夜》:“当天,黄同志就离开前线,恰巧同我走到一路。”胡也频《到莫斯科去》三:“如果高兴,你明天就和叶平一路来。”

  • 【例句】 1、因此,他一路唯命是从地跟在后面。
    2、 应当搭一路地铁。
    3、 你打算一路回家尽教训人么?
    4、 歹徒偷到一枝枪一路杀出监狱.
    【近义词】 1. 一路 - 一同

    【一同】释义:

  • 古谓方百里之地。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衰,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杜预注:“一同,方百里。”《国语·楚语上》:“齐桓、晋文,皆非嗣也,还軫诸侯,不敢淫逸……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同。”《淮南子·本经训》:“古者天子一畿,诸侯一同。各守其分,不得相侵。”高诱注:“方百里为同。”

  • 一统;统一。

    《墨子·尚同中》:“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魏书·临渭氐苻健传》:“关中周、汉旧都,形胜之国,进可以一同天下,退不失保全秦、雍。”《晋书·姚苌载记》:“昔汉、魏之兴也,皆十餘年,乃能一同於海内。五六年间,未为久也。”

  • 全同;一样。

    《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饿而欲食,寒而欲煖。”《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一同太后。”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庆历中,予与苏子美同在馆,子美尝携其远祖珦唐时敕数本来观,与予家者一同。”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所见宋拓者,无虑十数本,率皆前小后大,锋颖亦前钝后鋭。顾其前后一同者,盖未之见。”

  • 偕同;连同。

    《水浒传》第十九回:“当时捕盗巡检并何观察一同做公的人等,都下了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虎一同了朱家儿子,径往莫家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龙香。”

  • 副词。一齐;一起。表示同时。

    《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宋岳飞《奏乞般家属札子》:“臣昨日……欲乞先次般妻男云一房来行在,臣今欲乞尽数勘契一同来行在居住。”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左翼文艺现在和无产者一同受难(Passion),将来当然也将和无产者一同起来。”老舍《正红旗下》三:“老哥俩又讨论了许久,毫无办法。于是就一同到天泰轩去,要了一斤半柳泉居自制的黄酒,几个小烧,吃喝得相当满意。”

  • 2. 一路 - 一块儿

    【一块儿】释义:

    (1)同一个处所:他俩过去在~上学,现在又在~工作。(2)一同:他们~参军。
    3. 一路 - 一起

    【一起】释义:

  • 一旦发生;一旦兴起。

    汉刘向《说宛·敬慎》:“是犹秋蓬恶於根本而美於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南齐书·孝义传论》:“浇风一起,人伦毁薄。”《旧唐书·马周传》:“凡修政教,当修之於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无益也。”

  • 谓一旦崛起。

    明何景明《王右丞诗集序》:“右丞以清婉峭拔之才,一起而绰然名世。”

  • 副词。一齐;一同。

    宋苏轼《乞修表忠观及坟庙状》:“盖为庙宇旧屋间架,元造广大,一百餘年不曾修治,例皆损塌,须得一起修葺,稍可完补。”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在是早已併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兰家坪了。”

  • 表示同一个处所。常用于“到”、“在”之后。

    老舍《正红旗下》九:“这样,手指和飞快的刀碰到一起,就难免流点血什么的。”姚雪垠《长夜》二:“他转了一下头,向同伴们瞟了一眼,恰巧和芹生的惶恐的眼光碰在一起。”

  • 表数量。一件;一次。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我将这文卷看几宗咱,一起犯人竇娥,将毒药致死公公。”清李渔《风筝误·梦骇》:“巡夜的更夫,捉到一起姦情,请老爷发落。”如:我们严肃处理了这一起停产事故。

  • 一群,一伙。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张千,将安柱一起都与我拿上厅来者。”《红楼梦》第五三回:“一面説着,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原来一起一起的流氓,自第二天起,就开始跑到书店来起哄、寻开心。”

  • 一共。

    张天翼《皮带》:“炳生先生每月的收入一起有四十五块两毛五了。”如:这几件衣服一起多少钱?8.犹一阵。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妯娌》:“赵二妈还呆呆的坐在床沿上,还是在这么掉过来喜欢一起,倒过去忧愁一阵。”

  • 4. 一路 - 一齐

    【一齐】释义:

  • 相等;均衡。

    《庄子·秋水》:“万物一齐,孰短孰长?”《淮南子·主术训》:“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毋小大脩短,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过也。”

  • 统一;使一律。

    《淮南子·主术训》:“志欲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辐凑而为之轂。”《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当今陛下临制天下,一齐海内,汎爱蒸庶,布德施惠。”《魏书·释老志》:“彼沙门者,假西戎虚诞,妄生妖孽,非所以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

  • 副词。同时。表示不同主体同时做一件事。

    宋岳飞《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王刚等﹞认是头领,遂一齐入贼军。”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四折:“今日箇加官赐赏,一齐的拜谢吾皇。”《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十餘隻般,筛锣掌号,一齐开出湖去。”丁玲《梦珂》:“同时又有六七个人也一齐在发表他们个人的意见。”

  • 副词。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

    《朱子语类》卷六:“义如利刀相似,胸中许多劳劳攘攘,到此一齐割断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母亲将银子一齐都交给伯父带到上海存放在妥当钱庄里生息去了。”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 一剂。齐,通“剂”。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躁者有餘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

  • 5. 一路 - 沿路

    【沿路】释义:

  • 靠路边。

    《金史·世宗纪一》:“沿路禾稼甚佳,其扈从人少有蹂践,则当汝罪。”

  • 一路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德泉沿路买了两把团扇,几张宣纸,又买了许多颜料、画笔之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 6. 一路 - 沿途

    【沿途】释义:

  • 亦作“沿涂”。沿路,一路上。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士辞穷吐实,且曰:‘今负天下重名,孰踰先生,沿涂既赖以勉,自此入京,意通行无碍,不虞败获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但此刻正是沿途大水,车断走不得。”郑振铎《离别》:“船慢慢的向前驶着,沿途见了停着的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 【反义词】 1.一路 - 半路

    【半路】释义:

  • 路程中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孙承公狂士,每至一处,赏翫累日,或回至半路却返。”唐韩愈《雨中寄张籍》诗:“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杨朔《海市》:“原来就是那船主怀恨在心,不知怎么摸到了我们活动的航线,向敌人告了密,才把我们半路截住。”

  • 比喻事情进行中间。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就这样,我离开了私塾。学校半路也进不去。”如:因为有事,他半路退出了会场。


  • 【相关词】 (一) -----@/////.一 .一 ——一 —一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一 “一刀切”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派胡言 “一起回家” “一路顺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两弹一星”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二十一条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千禧一代”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