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
《史记·平準书》:“七十餘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十:“夫士人既无常产,为饥所驱,岂免仰给於人?则奔走道途,亦理之常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凡日用所需,无不仰给於狐。”孙中山《欲改造新国家当实行三民主义》:“我国工艺不发达,商业不振兴,所用货物多仰给外国。”
【仰食】释义:
依靠他人而得食。
《后汉书·西域传·南匈奴》:“臣等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輒亿万。”《三国志·魏志·荀攸传》:“绣与刘表相恃为彊,然绣以游军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编》卷一:“凡物之附人者仰食;不仰食,则不附于人矣。”
【依赖】释义:
倚靠。
《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变文甲》:“问我心,是四大,假合因缘作依赖。究竟推导总是真,人我既空无主宰。”宋曾巩《齐州到任谒舜庙文》:“常垂阴施,惠此困穷,庶使遗民,永有依赖。”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要之不依赖国家之力而能独立者,此我中国人之所长也。”老舍《月牙儿》十八:“不依赖任何人,我要自己挣饭吃。”
【自立】释义:
依靠自力有所建树。
《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无餘传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絶十有餘岁。”《后汉书·袁绍传》:“绍客逄纪谓绍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
独立。
孙中山《社会革命谈》:“当美利坚离英自立,岂不於政治上踌躇满志?”
能自持自守,不为外力所动。
《汉书·张耳陈馀传》:“上贤高能自立然诺,使泄公赦之。”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宋曾巩《监察御史制》:“尔好古知方,强於自立,刺察之任,往其钦哉!”
靠自己独立生活。
《宋书·沉庆之传》:“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梁书·萧颖达传》:“颖孚不能自立,以其兵由建安復奔长沙。”宋司马光《祭庞颖公文》:“孤苦惷愚,不能自立,长号四望,谁復顾哀,惟公眷怜,过於平日。”
自称为王或自即王位。
《左传·成公十三年》:“负芻杀其太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史记·项羽本纪》:“韩信因自立为齐王。”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适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餘国,杀其主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