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掩耳
【全拼】 yǎn ěr
【释义】
  • 捂住耳朵不听。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掩耳而走。”汉荀悦《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唐韩愈《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西湖,望建业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刘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 指不闻不问。

    清唐孙华《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 御寒护耳的用品。

    《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 【例句】 1、却步
    2、 并且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
    3、 不闻
    4、 [新译]甚至我哀求呼救的时候,他也不听我的祷告。
    【相关词】 一重一掩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东掩西遮 东遮西掩 两叶掩目 人皆掩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凌掩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函掩 半掩门儿 博掩 双掩 反掩 埋掩 妪掩 归师勿掩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扑掩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