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牙推
【全拼】 yá tuī
【释义】
  • 唐代官名。职位在节度推官之下。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愬饵其药颇验,遂有宠,署为牙推。”胡三省注:“牙推,在节度推官之下。”

  • 亦作“牙椎”、“牙槌”、“牙搥”。对医、卜、星、算等术士的称呼。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则怕小处尽是打当。”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我穿着领布懒衣,不吃烟火食,淡则淡淡中有味,又不是坐崖头打当牙椎。”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怕不待要请太医,看脉息……赤紧的当村里都是些打当的牙槌。”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他背地里使心机,寻箇打当的牙搥。”《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问阴阳牙推,拣择个吉日。”

  • 【例句】 1、西 班 的 宗 教 狂 热 会 大 大 迟 科 学 、 天 文 学 的 发 展 , 甚 至 影 响 到 政 治 思 想 领 域 。
    2、 法 律 规 定 公 司 销 一 种 新 产 品 时 要 有 理 有 据 - - 如 一 种 膏 声 称 可 刷 白 齿 , 那 就 必 须 提 出 有 此 效 果 的 证 据 。
    【相关词】 “象牙塔” 《从胡须说到牙齿》 《伯牙绝弦》 《姜子牙》 《狼牙山五壮士》 三牙 乐正龙牙 乳牙 云牙 互市牙郎 五牙 交交牙牙 交牙 人牙儿 人牙子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伯牙 伯牙子期 伯牙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