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牙城
【全拼】 yá chénɡ
【释义】
  • 军中主帅或主将所居的城。以例当建牙旗,故称。

    《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渥父行密之世,有亲军数千营於牙城之内。”胡三省注引《蜀注》:“古者军行有牙,尊者所在。后人因以所治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元王恽《泽潞即事杂诗》之七:“角声催日上牙城,白羽风清坐閲兵。”

  • 唐代卫护节度使住宅的内城。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寻纵火斧其门而入。”胡三省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之牙城。”

  • 【例句】
    【相关词】 “象牙塔” 《从胡须说到牙齿》 《伯牙绝弦》 《姜子牙》 《狼牙山五壮士》 三牙 乐正龙牙 乳牙 云牙 互市牙郎 五牙 交交牙牙 交牙 人牙儿 人牙子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伯牙 伯牙子期 伯牙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