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鸭跖草
【全拼】 yā zhí cǎo
【释义】
  •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释名﹞引陈藏器曰:“鸭跖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

  • 【例句】 1、其中阔叶杂草14科35种,占85.4%禾本科4种占9.8%鸭跖草科1种,木贼科1种,各占2.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依次为,稗草、跖草、荆、苋菜、薷、枝苋、、茎蓼、耳等9种。
    2、 鸭跖草黄斑驳病毒
    3、 鸭跖草属的任何一种植物。
    4、 鸭跖草
    【相关词】 “鸭嘴兽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丑小鸭》 《唐老鸭》 《让路给小鸭子》 《鸭子?兔子?》 丑小鸭 丑小鸭, 中华秋沙鸭 仔鸭 全聚德烤鸭 八宝鸭 凫鸭 刀鸭 北京烤鸭 北京鸭 双鸭山市 可达鸭 吃鸭蛋 周黑鸭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