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宣底
【全拼】 xuān dǐ
【释义】
  • 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

    《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予读梁宣底,见敬翔、李振为崇政使,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凡公家文书之藁,中书谓之‘草’,枢密院谓之‘底’,三司谓之‘检’。今秘府有梁朝宣底三卷,即正明中崇正院书也。”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予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詔誥,皆写四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唐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録之於籍谓之‘宣底’。今史馆中尚有《梁宣底》二卷,如今之‘圣语簿’也。”参见“宣头”。

  • 【例句】 1、因此,无论何时,当你变更你主意或行事之道的时候,把这件事公开地承认了,并把这件事和使你变更的理由之于众,不要想偷偷摸摸地做了。
    【相关词】 《共产党宣言》 《独立宣言》 不可言宣 不宣 不宣而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五色相宣 人权宣言 仁宣之治 仲宣 仲宣楼 仿宣纸 传宣 光宣 八一宣言 共产党宣言 单宣 口宣 同盟会宣言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