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须弥山
【全拼】 xū mí shān
【释义】
  • 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须弥楼、修迷卢、苏迷卢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释氏要览·界趣》:“《长阿含》并《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须弥山。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铁围山,周迴围绕,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天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释氏书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封神演义》第七三回:“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清昭槤《啸亭续录·佛言须弥山》:“佛经言须弥山高数万由旬,日月绕山周行,为其峯影所蔽,遂分昼夜。”亦省称“须弥”。宋苏轼《观湖》诗之一:“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鼇。”清姚鼐《题<四更山吐月图>》诗:“环海世界中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

  • 指喜马拉雅山。

    康有为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 【例句】 1、须弥石窟
    2、 佛教谓须弥四方咸海中有四大部洲,各洲间有咸海相隔。
    3、 宁夏的须弥石窟和石空石窟,便是古代文明的留存。
    4、 须弥石窟,在固原县西北约60千米的须弥中。
    【相关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莫须 “莫须有 “莫须有”  巾帼不让须眉  须臾 《从胡须说到牙齿》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三须钩 不可须臾离 不时之须 不让须眉 不须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不须鞭 世间甲子须臾事 也须 事到万难须放胆 事须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