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谦称。
清姚鼐《祝芷塘同年惠书并以新刻诗集见寄复谢》诗:“岂徒小我吞如芥,更使前贤放一头。”
指个人,
【个人】释义:
彼人,那人。多指所爱的人。
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词:“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清曹垂璨《忆秦娥·蟋蟀》词:“个人今夜,愁肠千结。”
一己。别于“集体”而言。
闻一多《静夜》诗:“最好让这口里塞满泥沙,如果它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巴金《探索集·再谈探索》:“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
本人。自称之词。
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个人的意见,以为不如给它一个粗枝大叶的轮廓。”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我陪同他们活动了几天,还举行过座谈会,也讲了一些我个人的事情,可是那些堆积在我心里的话却始终没有讲出来。”
本人。指当事人自己。
丁玲《梦珂》:“同时又有六七个人也一齐发表他们个人的意见。”
箇人:1.彼人,那人。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淳信》:“元方(陆元方)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汝太奇,岂可为钱而誑箇人!’”宋廖行之《点绛唇·送人归新城》词:“别怀縈繫,为箇人留滞。”元邵亨贞《齐天乐·甲戌清明雨中》词:“綺陌东头,箇人还似旧时否?”清纳兰性德《锦堂春·秋海棠》词:“彷彿箇人睡起,晕红不著铅华。”
一个人。相对集体而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友也,敌也,皆非徇箇人之感情,而惟以主义相竞胜。”
【私人】释义:
古时称公卿、大夫或王室的家臣。
《诗·大雅·崧高》:“王命传御,迁其私人。”毛传:“私人,家臣也。”《管子·明法解》:“十至于私人之门,不一至於庭。”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公曰:‘某待罪禁林,实天子私人,非公僚佐。’”
亲戚朋友或以私交、私利相依附的人。
《后汉书·仲长统传》:“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省督抚多借军功保奏私人,幕友亲戚,滥邀功赏。”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
通奸的情人。
晋干宝《搜神记》卷三:“旻之妻已私邻比,欲媾终身之好,俟旋归,将致毒谋。旻既至,妻约其私人曰:‘今夕新沐者,乃夫也。’”《红楼梦》第七七回:“柳家的素知这媳妇不妥,只打量是他的私人。”
个人。对公家而言。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记事者一怕触犯朝廷,二怕得罪私人。”
【大我】释义:
佛教语。指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我”。以自在而无束缚,平等而无人我为义。
《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品三》:“云何復名为大涅槃?有大我故,名为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
指集体。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而未可以是非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