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小令
【全拼】 xiǎolìng
【释义】
  • 指晋王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东亭与张冠军善。王既作吴郡,人问小令曰:‘东亭作郡,风政何似?’”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王献之为中书令,王珉代之。时人曰大小王令。”《晋书·王珉传》:“王珉字季琰,少有才艺,善行书……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后人亦用以借誉较年幼之善草书者。唐皎然《陈家童子·草书歌》:“王家小令草最狂,为予挥洒惊腾势。”

  • 词体名。

    唐时文人于酒宴上即席填词,当作酒令,后遂称词之较短小者为小令。唐白居易《就花枝》诗:“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采。”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小令尊前见玉簫,银灯一曲太妖嬈。”

  • 但词之称令者并非皆为小令。如“百字令”等。

    宋顾从敬《草堂诗馀》谓以五十八字以内者为小令,今仍沿用,然无据。清朱彝尊《<词综>发凡》:“宋人编集歌词,长者曰慢,短者曰令,初无中调、长调之目,自顾从敬编《草堂词》,以臆见分之,后遂相沿,殊属草率。”

  • 清徐釚《词苑丛谈·体制》亦谓不能以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参见“小词”、“小调”、“小曲”。

  • 散曲之一种。

    元人也称“叶儿”。体制短小,多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以别于套数大曲。但也有例外,如“带过曲”、“重头”等即为小令特殊形式。元芝庵《唱论》:“成文章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

  • 民间小曲。犹言小调。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乐府、小令两途,乐府语可入小令,小令语不可入乐府。”明王骥德《曲律·论小令》:“渠(指周德清)所谓小令,盖市井所唱小曲也。”清何琇《樵香小记·郑风》:“其间男女狎邪之诗,亦如近代之杂曲小令,多悬拟想像,摹写艷情,不必实有其事。”参见“小曲”、“小调”。

  • 【例句】
    【反义词】 1.小令 - 长调

    【长调】释义:

  • 能配声歌唱的七言诗。

    唐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申胡子﹞自称学长调、短调,久未知名……因谓吾曰:‘李长吉尔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时而论则有建安体……曰长调,曰短调。”胡才甫笺注:“长调即七言诗,短调乃五言诗。”郭绍虞校释:“此五言七言必须合歌,与一般吟咏之诗不同。”

  • 长词之称。词调体式之一。

    明刻本《类编草堂诗馀》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一般多沿用其说。


  • 【相关词】 -----@/////.小 -小时 “县小更无丁? “小憩” “小游民” “小男孩” “小米加步枪” “淘气包马小跳” “神魔小说” “穿小鞋” “蒙德极小期”   小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小猪佩奇》  《狐妖小红娘》  小偷  小兔子  小灰狼  小老鼠  小马宝莉大电影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