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损耗。今多指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灭国上》:“非独公侯大人如此,生天地之间,根本微者,不可遭大风疾雨,立鑠消耗。”唐陆龟蒙《散人歌》:“圣人事业转消耗,尚有渔者存熙熙。”清刘大櫆《重修凤山台记》:“﹝民人所次﹞相地形就其舒歛,宜其逆顺……然后天不淫阳,地不闭阴,无结轖,亦无消耗。”曹禺《日出》第一幕:“一夜晚的烟酒和激动消耗了她不少的精神。”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六章:“他很后悔,刚才一时发怒,消耗了过多的弹药。”
使消耗。如:这场激战消耗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
音信;声息。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自杨守素回后,又经月餘,寂无消耗。”元赵显宏《昼夜乐·冬》曲:“覰絶时落英无消耗,似才郎水远山遥。”《西游记》第三五回:“见那门开两扇,静悄悄的不闻消耗。”
【损耗】释义:
损失消耗。
《汉书·东方朔传》:“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穀。”明张居正《答河道潘印川书》:“顷报运舟漂覆近百,正粮亏失四万有餘,数年损耗,未有如此之甚者。”
瘦损。
唐白居易《自觉》诗之一:“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消磨】释义:
消耗;磨灭。
唐王建《题酸枣县蔡中郎碑》诗:“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消磨絶妙词。”宋刘子翚《出郊》诗:“平生豪横气,未老半消磨。”《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陆军只屯住在望江城外,水军只屯在里湖港口,抢掳民财,消磨粮餉,那个敢下湖捕贼?”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消遣,打发时光。
唐郑谷《梓潼岁暮》诗:“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元耶律楚材《寄景贤》诗之七:“琴书吾子尽幽欢,随分消磨日月闲。”清程简《冬夜读书》诗:“今古英雄当末路,消磨岁月短檠中。”巴金《写作生活的回顾》:“但是我有更多的时间留在那个坟墓一般的房间里,拿一些破书来消磨光阴。”
犹琢磨。
《朱子语类》卷五:“古人学问,便要穷理知至,直是下工夫消磨,恶去,善自然渐次可復。”
【消费】释义:
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宋书·恩倖传·徐爰》:“比岁戎戍,仓库多虚,先事聚众,则消费粮粟。”唐姚合《答窦知言》诗:“金玉日消费,好句长存存。”
泛指开销,耗费。
瞿秋白《饿乡纪程》九:“我们后来在莫斯科的食用消费都靠他。”徐特立《读<教育通讯>创刊号的我见》:“两村相距常是十里二十里,儿童走学不便,寄食则消费太大。”
消磨;浪费。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太平御览》卷六九四引《晋咸宁起居注》:“大司马程据上雉头裘一领。詔曰:‘据此裘非常衣服,消费功用,其於殿前烧之。’”
【耗费】释义:
消耗;浪费。
《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耗费无功。”宋司马光《与吴丞相书》:“府库之实,耗费殆竭。”元范梈《闽州歌》:“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费府藏犹烟云。”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花费】释义:
消耗的钱财。
《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虽説得过几个差使,无奈省里花费大,所领的薪水连浇裹还不够。”老舍《樱海集·牺牲》:“对于女人,他只管‘爱’,而结婚与家庭设备的花费是‘爱’的代价。”
因使用而消耗掉。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折:“你孩儿……一文不使,半文不用,怎生儹下这家私,都着他花费了也。”《西游记》第六七回:“老者道:‘我们哪家不花费三五两银子!’”巴金《爱而克的灯火》:“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的眼泪和欢笑。”
【储积】释义:
储备积存。
汉扬雄《羽猎赋》:“迺詔虞人典泽,东延昆邻,西驰閶闔,储积共偫,戍卒夹道。”《东观汉记·来歙传》:“因歙上疏,宜益选兵马,储积资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张延雋之为晋州行臺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今观歷年储积之粟,恰足供用。”郭沫若《今昔集·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这并不是小说家的不努力,而是小说家在那儿储积题材。”
指贮积的财物。
《后汉书·安帝纪》:“比年虽获丰穰,尚乏储积。”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势利倾於邦君,储积富乎公室。”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商务馆被燹后,与一切人员,俱被停职,素无储积,生活为难。”
【积累】释义:
亦作“积絫”。逐渐聚集。
《汉书·叙传上》:“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絫之业,然后精诚通於神明,流泽加於生民。”颜师古注:“絫,古累字。”宋陈亮《何茂宏墓志铭》:“公之父必欲其二子由科举自奋,公独以其餘力助理家事,积累至巨万。”明桂衡《<剪灯新话>序》:“盖宗吉以褒善贬恶之学,训导之间,游其耳目於词翰之场,闻见既多,积累益富。”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看人活一辈子,不能像小家雀似地给自己造一个小窝窝就算了事,更不是积累点资本好爬上去出人头地。”
指逐渐积聚起来的成绩、经验、知识等。
巴金《随想录·病中》:“他五十几年的工作积累、文学成就,人所共睹。”张志民《北疆见闻》:“像我这样曾有过一点生活积累,业已‘人过中年’的人,也该常下来走走。”
指国民收入中用在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
【积蓄】释义:
积聚;贮藏。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刑相生》:“﹝召公﹞亲入南亩之中,观民垦草发淄,耕种五穀,积蓄有餘,家给人足,仓库充实。”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幼年颇看经书,隐居不仕,惟以务农为活,积蓄多年,广有钱穀,家业颇丰。”巴金《利娜·第五封信》:“得了钱她们就积蓄起来,不给男人用。”
指积蓄的财物。
《史记·高祖本纪》:“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明唐顺之《凤阳等处灾伤疏》:“且江北人家素无积蓄,今岁原是子粒不收,起运京粮多从远处糴买,致之甚艰。”《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贾环本是一个钱没有的,虽是赵姨娘有些积蓄,早被他弄光了。”巴金《奴隶的心》:“他越想越苦恼,加以他做了多年的奴隶,并没有积蓄,赔不起这一笔钱。”
蕴积,蕴蓄。
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自笑我非天,生事多契阔。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清梅曾亮《<柏枧山房集>自序》:“右军《兰亭》之咏,不殊常语;安仁《金谷》之诗,未闻好词。何者?意非积蓄,词由豪举。”
指蕴蓄的思想、情感。
宋文天祥《跋李龙庚殿策》:“君非碌碌,意积蓄必有深厚,故予独探其心表而出之。”
【补偿】释义:
赔偿;抵销损耗。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四:“补偿曰赔。以物相偿曰赔,古谓之备(平声)。《北齐书》高欢立法:盗私家十备五,盗官家十备三。”茅盾《子夜》十二:“他们下了决心要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从那九个厂里榨取他们在交易所里或许会损失的数目;这是他们唯一的补偿方法!”
【补充】释义:
因不足或损失而加以添补。
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已上曾孙补充。”宋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遇本科职任有闕,则委执政亲检逐簿,选名实相称,或举主多或有劳绩之人补充。”老舍《四世同堂》十五:“得些工资,补充地亩生产的不足。”
在主要事物之外另行追加的。
巴金《关于<神·鬼·人>》:“《鬼》不过是《神》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