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销毁
【全拼】 xiāohuǐ
【释义】
  • 熔化毁掉。

    《旧唐书·宋璟传》:“又禁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宋欧阳修《归田录》卷十四:“﹝李照﹞得古编钟一枚,工人不敢销毁,遂藏於太常。”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取所有印刷局的感叹符号的铅粒和铜模,全数销毁。”

  • 烧毁。

    唐元稹《叙奏》:“终殁吾世,貽之子孙式,所以明经制之难行,而销毁之易至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禁絶鸦片烟流毒,销毁五十条议单,如此则中国之气伸。”柯岩《奇异的书简·我们这支队伍》:“人们不屈服,不销毁,而是不顾一切地传抄、背诵。”

  • 【例句】 1、他们呼吁销毁一切核武器储存。
    2、 应该切除包囊并予以销毁,以防止被最终宿主食入。
    3、 授权政府官员根据确定的限额去销毁劣质和过剩农产品。
    4、 酸性废水被送往销毁池或阴沟系统。
    【近义词】 1. 销毁 - 烧毁

    【烧毁】释义:

  • 焚烧毁灭,焚烧毁坏。

    《宣和遗事》前集:“将杨志誥札出身尽行烧毁,配卫州军城。”金元好问《崔府君庙记》:“庙之在阳平者,有年矣。贞祐之兵,烧毁几尽。”瞿秋白《饿乡纪程》十:“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 2. 销毁 - 舍弃

    【舍弃】释义:

  • 抛弃;割舍。

    《百喻经·贫儿欲与富者等财物喻》:“此物虽尠,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捨弃掷着水中?”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为学之道》:“戴太史震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彼好多能,见一人长,輒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姚闻之遂不作词,且多所捨弃,以古文名世。”

  • 抛掉。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然欲寡则心自清,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

  • 【反义词】 1.销毁 - 保存

    【保存】释义:

  • 爱护保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苏峻时,孔羣在横塘,为匡术所逼。王丞相保存术,因众坐戏语,令术劝羣酒,以释横塘之憾。”《隋书·西域传·高昌》:“夫经国字人,以保存为贵,寧邦缉政,以全济为大。”

  • 使事物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南史·袁昂传》:“自念负罪私门,阶荣望絶,保存性命,以为幸甚,不谓叨窃宠灵,一至於此。”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在那还依旧保存原始时代的朴质的荒野,终身做一个作了工再吃饭的老实女人,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幸福。”沙汀《困兽记》十一:“现在,那个开明的老绅士虽然搬到成都住家去了,但是他所倡导的风气,却被一直保存下来。”


  • 2.销毁 - 保留

    【保留】释义:

  • 保举留任。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沉琨初直军机,由中书选佛山同知,以忧归,服闋。阿文成、王文端二公,交章保留,仍在军机行走。”

  • 谓担保挽留。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衙门里有两个没良心的差人,就把你也密报了,説老爷待你甚好,你一定在内为头要保留。”

  • 保存不变。

    曹禺《雷雨》第二幕:“甚至于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丁玲《阿毛姑娘》第三章:“在阿毛自己看来,或是在什么人眼中看来,她都太够柔顺了。然而在家庭的空气中,总还保留着一种隔阂,如同在平地上的一道很深的沟。”

  • 留下,不拿出来或不表现出来。

    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焦振茂说:‘他心里边就没有想着一点儿个人的事儿,什么苦,吃什么,什么难,干什么,浑身上下没保留,全部交公啦!’”袁鹰《悲欢·故人入我梦》:“你呀,到处都无保留地,也不加修饰地显露出你那颗真诚坦荡的拳拳赤子之心。”


  • 【相关词】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一笔勾销 不销 东阳销瘦 丧胆销魂 云销雨霁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产销 代销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口销金 众毁销骨 传销 供销 供销合作社 供销社 促销 促销策略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