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苏轼《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元许有壬《太常引》词:“红衣縹緲,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曹禺《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凋零;冷落;凄凉。
《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唐杜甫《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明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老舍《四世同堂》四三:“秋给北平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稀疏。
唐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冷落】释义:
冷清;不热闹。
唐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诗:“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宋苏轼《喜刘景文至》诗:“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去的半月其程,怎么门前的地也没人扫,一剗的长起青苔来,这般样冷落了也?”《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桂员外自得了这个异梦,心绪如狂,从京师赶回家来,只见门庭冷落,寂无一人。”清昭槤《啸亭杂录·汤文正》:“仁皇帝初南巡,公引驾自盘门入,以为吴郡中最冷落者。曰:‘无得使上知吴奢荡,有损圣德。’”杨朔《蓬莱仙境》:“在我的记忆当中,蓬莱是个古老的小城,街道狭窄,市面冷落,现时竟这样繁华,我怎能认识它呢?”
冷淡;冷淡地对待。
唐卢仝《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诗:“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疏了絃上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你向来有了心上人,把我冷落了多时。”《红楼梦》第二三回:“﹝元妃﹞却又想寳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叶圣陶《膈膜》:“那主人最是烦劳了:他要轮流和客人谈话,不欲冷落了一个人。”
【荒凉】释义:
亦作“荒凉”。荒芜;人烟寥落。
南朝梁沉约《齐明帝哀策文》:“经原野之荒凉,属西成之云暮。”宋文天祥《指南录·上岸难》:“城外荒凉,寂无人影。”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丁玲《奔》:“又一阵寒冽的晨风从荒凉的田地上打来。”
凄凉;凄清。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明无名氏《白兔记·投军》:“如今四方离乱,民遭涂炭,士民荒凉。”茅盾《一个女性》三:“她感得有一种异样的荒凉的悲哀兜上她心头。”
见“荒凉”。
【萧条】释义:
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宋王安石《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叶圣陶《我们的骄傲》:“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
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三国魏曹植《卞太后诔》:“皇室萧条,羽檄四布,百姓欷歔,婴儿号慕,若丧考妣,天下縞素。”《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旧楚萧条,仍岁多故,政荒人散,实须缉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赵太学是个书生,不会经营家务,家事日渐萧条。”曹禺《日出》第二幕:“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慌?”
疏散;稀疏。
汉扬雄《羽猎赋》:“羡漫半散,萧条数千里外。”五代张泌《边上》诗:“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宋陆游《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白髮萧条吹北风,手持巵酒酹江中。”元虞集《画鹤》诗:“薛公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郁达夫《蜃楼》:“大约是因为一年将尽了,游客萧条。”
匮乏。
元无名氏《鸳鸯被》楔子:“争奈囊底萧条,盘缠缺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篋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黄金已尽,囊槖萧条。”
犹逍遥。闲逸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抚军问孙兴公:‘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宣,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槟榔》:“﹝俞益期与韩康伯牋曰:﹞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
消瘦貌。
明唐寅《题画白乐天》诗:“苏州刺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简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薛逢)行李萧条。”清周亮工《送朱静一还九华》诗:“萧条襆被好容颜,七十怀人涉远山。”丁玲《团聚》:“她看见这萧条的行旅时,暗暗的惊诧着。”
【萧索】释义:
萧条冷落;凄凉。
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宋刘过《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柔石《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
疏散;稀少。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唐王初《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
淡漠。
《魏书·崔道固传》:“安都视人殊自萧索,毕捺固依依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
衰颓。
清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一夜莲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
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元萨都剌《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凋敝】释义:
衰败;破败;困乏。
《史记·酷吏列传》:“吏民益凋敝。”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上》:“自法行以来,民力凋敝,海内愁怨。”《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单单剩得夫妻二人相向,几间接脚屋里居住,渐渐衣服凋敝,米粮大缺。”清李渔《奈何天·助边》:“苍黔凋敝,水旱频仍,比户嗟呀。”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凋敝不堪的村舍,形容枯槁的农民,和一望无际,五彩缤纷的罂粟花。”
指衰败的景象。
《隋书·炀帝纪上》:“﹝文帝﹞拯群飞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唐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国家自采榷之使四出,虽平昔富庶繁丽之乡,皆成凋敝。”
指困苦的百姓。
清吴伟业《赠家侍御雪航》诗:“受命巡山东,恩威恤凋敝。”
【繁华】释义:
比喻青春年华。
《史记·吕不韦列传》:“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唐司空图《春愁赋》:“贪壮岁之娱游,惜繁华之易度。”明刘基《感怀》诗:“繁华能几时,憔悴及兹辰。”
比喻容貌美丽。
《西京杂记》卷一:“汉掖庭有月影臺、云光殿、九华殿、鸣鸞殿、开襟阁、临池观,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焉。”《后汉书·班彪传上》:“后宫之号,十有四位,窈窕繁华,更盛迭贵,处乎斯列者,盖以百数。”清陈维崧《蝶恋花·纪艳》词之一:“刘氏三娘双姊妹,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
繁荣美盛。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繁华悉何在,宫闕久崩填。”唐韦应物《拟古》诗之三:“京城繁华地,轩盖凌晨出。”宋贺铸《采桑子·罗敷歌》词:“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最数秦娘第一流。”《明史·蒋瑶传》:“权倖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花月痕》第二回:“京师繁华,靡丽甲於天下。”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十》:“世事大概差不多,地的繁华和荒僻,人的多少,都没有多大关系。”茅盾《子夜》四:“如果这两三年的他,不走黑运,那么,在这繁华的局面下,怕不是早已捞进十万八千么?”
犹荣华。
唐王维《洛阳女儿行》:“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宋欧阳修《有美堂记》:“盖彼放心於物外,而此娱意於繁华,二者各有适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自道品格胜人,不耐烦随波逐浪,虽在繁华綺丽所在,心中常怀不足。”清徐士鸾《宋艳·傅会》:“浮世繁华一梦休,登临因忆昔年游。”
犹奢华。
唐宋之问《桂阳三日述怀》诗:“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吾乡素尚繁华,至此日之争奇夺胜,较昔尤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他们家又做运销生意,生活越过越好,也不需要妇女们到地里去,都只在家里做点细活,慢慢还有点繁华,爱穿点洋货。”
见“繁花”。
【繁荣】释义:
昌盛;蓬勃发展。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甘雨膏泽,嘉生所以繁荣也,而枯木得之以速朽。”晋陶潜《劝农》诗:“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秦牧《长河浪花集·湘阴热浪记》:“清晨六点钟县城商店就开门营业了,市场繁荣,物资充裕。”
使繁荣。
曹禺《日出》第二幕:“自然,也是繁荣市面,叫钱多活动活动的意思。”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四:“我们民建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合法利益,一方面指导工商业者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另一方面,工商界有困难有意见,也应该反映给有关单位。”
【萧条】释义:
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宋王安石《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叶圣陶《我们的骄傲》:“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
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三国魏曹植《卞太后诔》:“皇室萧条,羽檄四布,百姓欷歔,婴儿号慕,若丧考妣,天下縞素。”《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旧楚萧条,仍岁多故,政荒人散,实须缉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赵太学是个书生,不会经营家务,家事日渐萧条。”曹禺《日出》第二幕:“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慌?”
疏散;稀疏。
汉扬雄《羽猎赋》:“羡漫半散,萧条数千里外。”五代张泌《边上》诗:“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宋陆游《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白髮萧条吹北风,手持巵酒酹江中。”元虞集《画鹤》诗:“薛公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郁达夫《蜃楼》:“大约是因为一年将尽了,游客萧条。”
匮乏。
元无名氏《鸳鸯被》楔子:“争奈囊底萧条,盘缠缺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篋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黄金已尽,囊槖萧条。”
犹逍遥。闲逸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抚军问孙兴公:‘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宣,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槟榔》:“﹝俞益期与韩康伯牋曰:﹞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
消瘦貌。
明唐寅《题画白乐天》诗:“苏州刺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简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薛逢)行李萧条。”清周亮工《送朱静一还九华》诗:“萧条襆被好容颜,七十怀人涉远山。”丁玲《团聚》:“她看见这萧条的行旅时,暗暗的惊诧着。”
【萧索】释义:
萧条冷落;凄凉。
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宋刘过《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柔石《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
疏散;稀少。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唐王初《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
淡漠。
《魏书·崔道固传》:“安都视人殊自萧索,毕捺固依依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
衰颓。
清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一夜莲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
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元萨都剌《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衰微】释义:
衰败,不兴旺。
《史记·周本纪》:“王道衰微,穆王閔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申诫太僕国之政,作《臩命》。”宋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见寄》:“其后渐衰微,餘袭犹未弹。”清顾炎武《贞烈堂记》:“属当岸谷之变,门户衰微,无能光大其业。”老舍《蛤藻集·老字号》:“更奇怪的,正香村发财,而三合祥一天比一天衰微。”
【衰落】释义:
衰败零落。谓事物由盛而衰。
《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汉郑玄笺:“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也。”宋苏轼《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五代之餘,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曹禺《北京人》第三幕:“这败了的垂了头的菊花,在这衰落的旧家,算是应应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