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县邑
【全拼】 xiàn yì
【释义】
  • 县城。

    《韩非子·说林下》:“晋中行文子出亡,过於县邑。”《史记·萧相国世家》:“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櫟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輒奏上,可,许以从事。”《后汉书·伏湛传》:“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

  • 【例句】 1、神话学“昆仑”山当在楚“南郢之”附近,其对应的现实中的山体是今湖南桃江的浮丘山。
    2、 春秋时期楚国的涵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鄙”之和“”之
    3、 东汉的王国与郡之间在建制上是频繁转换的,侯国、沐之间在建制上也是频繁转换的。
    4、 摘要三国时期,由于政权鼎立、战乱频仍,魏、蜀、吴多在其关隘、要、边、屯营之地设置规模不一的邸阁作为军储之所以备军事之需,这种性质特殊的军需仓库的设置迅速传播到当时与中国有文化交往的日本。
    【相关词】 “县小更无丁? 《浮山县志》 三班县丞 下县 世县 中县 乌苏县 乐县 九县 乡县 乾安县 二十五里骂知县 于田县 五华县 五县 京县 亳县 他乡异县 伽师县 佳县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