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下时
【全拼】 xià shí
【释义】
  • 谓最晚的时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肉攫》:“取鹰法,七月二十日为上时,内地者多,塞外者殊少;八月上旬为次时;八月下旬为下时,塞外鹰毕至矣。”

  • 【例句】 1、这灌木在我摔起了缓冲作用。
    2、 我们看到一个按钮样的东西,但如何才能知道当它被按能完成哪些任务? 和机械对象不同,你不能只通过跟踪虚拟的杠杆与其他机械的关系,而知道其实际功能。
    3、 当元键被按,光标发生改变从而反映出某种习惯用法的新功能。
    4、 当文件从一个目录被移动到同一个硬盘的另一个目录,操作系统仅仅是修改一该硬盘的目录表,并不做实际的文件删除和重写文件操作。
    【相关词】 ...下午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臣下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下三滥” “下海”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震天下 “最下腐刑极矣” “甘败下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陛下   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根本停不下来 《一人之下》 《一片叶子落下来》 《倾尽天下》 《兵临城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