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下石
【全拼】 xià shí
【释义】
  • 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例句】 1、在千百万人的践踏,古代的砖在磨损,代的地面在坍塌。
    2、 自己落井的原因在此,别人的原因也在此。
    3、 这种欣赏又和“顽”与在树荫闲荡着的老人的形状发生关系,这是中国绘画中常常可以看见的。
    4、 俯视水练冲泻到深谷的涧上,溅起密密的飞沫,在日中的阳光,形成蒙蒙的瑰丽的彩色水雾。 就在急湍的涧边,绿色的深谷里也散布着一顶顶牧民的蒙古包,象水洗的玉那么洁白。
    【相关词】 ...下午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臣下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下三滥” “下海”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震天下 “最下腐刑极矣” “甘败下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陛下   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根本停不下来 《一人之下》 《一片叶子落下来》 《倾尽天下》 《兵临城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