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下利
【全拼】 xià lì
【释义】
  • 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下手曰下利。

    《仪礼·少牢馈食礼》:“佐食上利执羊俎,下利执豕俎。”胡培翚正义引吴廷华曰:“利即佐食也,长为上,次为下。”参见“上利”。

  • 古代医学对“泄泻”与“痢疾”的统称。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宋韩祇和《伤寒微旨论·用药逆篇》:“热药既下,往往吐出及下利愈甚,此亦阴阳气相击也。”

  • 堪舆家迷信之说,指不宜埋葬的处所。

    《旧唐书·吕才传》:“汉之山陵,散在诸处,上利下利,蔑尔不论。”

  • 【例句】 1、从上西珥的哈拉山,直到黑门山下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并且擒获那些地的诸王,将他们杀死。
    【相关词】 ...下午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臣下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下三滥” “下海”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震天下 “最下腐刑极矣” “甘败下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陛下   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根本停不下来 《一人之下》 《一片叶子落下来》 《倾尽天下》 《兵临城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