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下口
【全拼】 xià kǒu
【释义】
  • (形声。从口,赫声。本义:恐吓,恫吓)同本义

    先生造此等言语,意欲吓编吾马。——《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吓骗(恐吓诈骗);吓诈(恐吓讹诈)

  • 用以表示不满[tut-tut]。

    如:吓,你不应当偷听这种谈话;吓,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 用来表示惊奇或赞叹。

    如:吓,今天的气温竟降到零下20摄氏度了;吓,这种打算多么好

  • 另见xià

  • 吓[xià]

    〈动〉

    1. 使害怕

      吓,以口拒人谓之吓。——《集韵》

      又如:杀鸡吓猴;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吓呼(吓唬);吓魂台(迷信指阴司中折磨鬼魂之处。借指令人失魂落魄的地方)

    2. 另见hè

    【例句】 1、阐述优化建筑工程中框架梁下口与砖砌体连接处的施工方法、砌体的施工方法,抹灰面的施工方法、面地漏的施工方法、合金窗工程施工方法.
    2、 胸廓下口
    3、 调整阀下口
    4、 切上领下口
    【相关词】 ...下午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臣下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下三滥” “下海”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震天下 “最下腐刑极矣” “甘败下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陛下   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根本停不下来 《一人之下》 《一片叶子落下来》 《倾尽天下》 《兵临城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