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午夜
【全拼】 wǔyè
【释义】
  • 半夜。

    唐戴叔伦《重游长真寺》诗:“蒲间千年雨,松门午夜风。”宋高似孙《纬略·五夜》:“所谓午夜者,为半夜时如日之午也。”陈毅《广州花市》诗:“花市过午夜,春浓风更吹。”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三章:“那辆花轱辘马车赶到凤凰堡村南,已是午夜时分。”

  • 【例句】 1、气象预报说,暴风雨午夜将逐渐减弱。
    2、 我值夜班从午夜到早上八点。
    3、 辩论直到午夜才结束。
    4、 午夜过后(之前)
    【近义词】 1. 午夜 - 半夜

    【半夜】释义:

  • 一夜的一半。

    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巴金《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

  • 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

    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 2. 午夜 - 夜半

    【夜半】释义:

  • 半夜。

    《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地震定数》:“一日,宿孙村马铺中,风电阴黑,夜半有急叩门者。”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

  • 古代十二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子时。

    《素问·三部九候论》:“病水者,以夜半死。”参见“十二时”。

  • 3. 午夜 - 子夜

    【子夜】释义:

  • 夜半子时,半夜。

    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明何景明《待曙楼赋》:“於是子夜既逾,寅晓将发。”清钮琇《觚賸·六贞女墓》:“﹝李氏六女﹞潜以酒相酹,期於子夜潮生尽命。”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 见“子夜歌”。

  • 4. 午夜 - 深夜

    【深夜】释义:

  • 指半夜以后。

    《宋书·颜延之传》:“慌若迷途失偶,黶如深夜彻烛。”明刘基《半山寺》诗之一:“深夜狐狸穿破塚,佛灯争似鬼灯明。”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周围的窗户全给黑布遮上,一丝阳光也透不进来,舞池两边的卡座上一盏盏暗弱的灯光,使人们感到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 【反义词】 1.午夜 - 正午

    【正午】释义:

  • 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

    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一线耳。”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人又言二月朔日正午有日华,而人愈不得见。”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 【相关词】 ...下午   端午 《端午考》 《草地上的午餐》 《青蛙小弟睡午觉》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茶 中午 中日甲午战争 乍午 交午 交午柱 亭午 亭午夜分 倦午 停午 傍午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