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五音
【全拼】 wǔyīn
【释义】
  • 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宫、商、角、徵、羽。

    唐以后又名合、四、乙、尺、工。相当于简谱中的1、2、3、4、5、6。《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赵岐注:“五音,宫、商、角、徵、羽。”汉王充《论衡·定贤》:“鼓无当於五音,五音非鼓不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七条絃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 指音乐。

    《韩非子·十过》:“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五音日日声盈耳,七寳朝朝满眼看。”

  • 音韵学名词。指按声母的发音部位所分的五种声类,即喉音、舌音、齿音、唇音、牙音。

  • 【例句】 1、抑扬格五音步的四行诗节
    2、 抑扬五音
    3、 五音步的每行有五个韵脚的一种诗
    4、 英雄史诗式两行诗(每句有五音步十音节)
    【相关词】 ‘黑五类 “五伦” “五岳”( “五树六花” “五禽戏”。 “五胡乱华 “四分五裂” “庚子被祸五大臣”   《陋居五咏·月台》  五步蛇  山本五十六 《七侠五义》 《三五历记》 《三侠五义》 《五环之歌》 《五经》 《八月十五夜玩月》 《十五贯》 《夜别张五》 《实用汉语口语五百句》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