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五时
【全拼】 wǔ shí
【释义】
  • 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高诱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陈奇猷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 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槃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南朝梁刘孝标《<昭明太子集>序》:“五时密教,月犹镜象;一乘妙旨,观若掌珠。”清龚自珍《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释迦既没,阿难结集释迦一代五时之教。”

  • 【例句】 1、他每天早晨必须五时起床,骑着一辆带拖车的自行车送面包,他母亲老是埋怨他睡眠不够。
    2、 我很少在下午五时后回家。
    3、 他直到五时才回家。
    4、 上述报价有效期为两周,至六月四日下午五时为止。
    【相关词】 ‘黑五类 “五伦” “五岳”( “五树六花” “五禽戏”。 “五胡乱华 “四分五裂” “庚子被祸五大臣”   《陋居五咏·月台》  五步蛇  山本五十六 《七侠五义》 《三五历记》 《三侠五义》 《五环之歌》 《五经》 《八月十五夜玩月》 《十五贯》 《夜别张五》 《实用汉语口语五百句》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