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五更
【全拼】 wǔgēng
【释义】
  • 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

    《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三老五更”。

  • 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 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清昭槤《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 【例句】 1、五更时分,船只接近曹营。诸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
    2、 起五更,事业兴。
    3、 “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
    4、 假如苏小姐也不跟他讲话,鸿渐真要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鸡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
    【相关词】 ‘黑五类 “五伦” “五岳”( “五树六花” “五禽戏”。 “五胡乱华 “四分五裂” “庚子被祸五大臣”   《陋居五咏·月台》  五步蛇  山本五十六 《七侠五义》 《三五历记》 《三侠五义》 《五环之歌》 《五经》 《八月十五夜玩月》 《十五贯》 《夜别张五》 《实用汉语口语五百句》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