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没有限止。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乃从狱中上书曰:‘……﹝圣王﹞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復就於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唐屈同仙《燕歌行》:“昭君远嫁已多年,戎狄无厌不復和。”梁斌《红旗谱》八:“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不厌倦;不厌烦。
《荀子·非相》:“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听人之言,乐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无厌。”杨倞注:“无厌倦也。”《汉书·王莽传上》:“﹝高皇帝﹞乐善无厌,班赏无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宋苏轼《出峡》诗:“幽寻远无厌,高絶每先上。”
不要压迫或逼迫。厌,通“压”。
《老子》:“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高亨注:“《説文》:‘厌,笮也。’‘笮,迫也。’厌即压迫之压。”
【不足】释义:
不充足,不够。
《荀子·礼论》:“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计武功,述文德,事覈理举,华不足而实有餘矣。”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屠杀之不足,继之以抢劫、剥尸。”
不可,不能。
《荀子·正论》:“浅不足以测深,愚不足以谋知。”唐韩愈《论佛骨表》:“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孟坚摘《论语》中字,改河渠为沟洫,实不足以尽其义。”
不值得,不必。
《史记·高祖本纪》:“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余自髫丱之年,便多闻往説,不足备之大典,故繫之小説之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我曾读过野史,死人能起,唤名‘尸蹶’,也是人世所有之事。今日偶然有此,不足为异。”鲁迅《书信集·致韦素园》:“《莽原》如作者多几个,大概是不足虑的。”
不难。
《汉书·黥布传》:“楚兵至滎阳、成皋,汉坚守而不动,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楚兵不足罢也。”颜师古注:“不足者,言易也。”《东观汉记·邓禹传》:“於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北史·李弼传》:“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新唐书·陆贽传》:“陛下在奉天、山南时,赦令至山东,士卒闻者皆感泣思奋。臣是时知贼不足平。”
犹不尽。
唐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鋭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宋张先《偷声木兰花》词:“曾居别乘康吴俗,民到於今歌不足。”宋范成大《酹江月》词:“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荒臺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犹不致。
《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
【渴望】释义:
迫切地盼望。
南朝宋谢灵运《宋武帝诔》:“将陟井陘,薄扫白登。北朔渴望,飞旌衡輣。”明何景明《送夏少参之蜀》诗:“父老三巴应渴望,丈夫万里是奇游。”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实现全国人民所渴望的真正的统一。”
殷切的希望。
巴金《家》十二:“他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渴望:他想做一个跟他的长辈完全不同的人。”
【满足】释义:
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
《南齐书·张敬儿传》:“﹝敬儿﹞自称三公。然而意知满足,初得鼓吹,羞便奏之。”《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此去寻的着那十三妹,我才得心愿满足。”谢觉哉《团结·谦虚,进步》:“口里说得好,实际不去做,满足于谈大的,忽视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都是不容许的。”梁斌《红旗谱》四三:“她对于过去的生活,再也不感到满足。”
使满足。
宋曾巩《与王介甫第三书》:“而介父於此独能发明其志,读之满足人心,可谓能言人之所不能言者矣。”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一:“凡是小说戏剧中所应当选择了描写的人物的行为,都该是能够帮助满足这两个目的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凭他那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和善于观察对方的意图满足对方要求的能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西药这行业中几乎大家都知道有个很会钻营的掮客叫做朱延年。”
达到一定期限。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楔子:“奉上帝着贫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於义水有莘赵家庄上。十月满足,其母不肯收留,送於空桑之内。后伊员外收留,养大成人,名为伊尹。”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为因蟠桃会上,金童玉女一念思凡,罚往下方,投胎託化,配为夫妇。他如今业缘满足,铁拐李,你须直到人间,引度他还归仙界。”《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且説朱源自娶了瑞虹,彼此相敬相爱,如鱼似水。半年之后,即怀六甲。到得十月满足,生下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