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
《礼记·礼器》:“无节於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孔颖达疏:“节,犹验也……言欲外观察万物,必先内有识验之明。若心内无明,则外不能分辨也。”陈澔集说:“无节於内,言胸中不能通达礼之节文也。”
没有法度;不加节制。
《晏子春秋·外篇上三》:“晏子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諫,兴事无已。’”《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康﹞奢侈纵欲,游观无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琅玡王﹞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文献通考·田赋三》:“庄宗既灭梁蜀之后,骄侈自恣,赏賚无节。”
没有节操。
汉班固《典引》:“司马相如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於用。”
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卷葹不死,谁必有心;甘蕉自长,故知无节。”参见“无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