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污浊
【全拼】 wūzhuó
【释义】
  • 亦作“汚浊”。

    1.混浊;肮脏。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闽鄞二庙》:“既而得泉,皆污浊不堪用。”老舍《骆驼祥子》三:“不管身上是怎样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并没有将他除外。”杨朔《昨日的临汾》:“这一切,使我疑心自己跌进污浊的泥塘里,见不到一滴清水。”

  • 鄙陋龌龊;卑下龌龊。

    宋苏辙《吴道子画四真君》诗:“坐令世俗士,自慙污浊身。”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改过》:“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於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於汚浊终焉,则吾亦絶望尔矣。”梁启超《敬告留学生》:“抑政府以彼区区至污浊之官职,至微薄之薪水,以驯伏学生者,而学生大部分遽乃入其彀中,百鍊钢化为绕指柔乎?”叶紫《星》第一章一:“梅青姐尽管佯装没有听见,可是那些无耻的污浊的话,却总像箭簇似地向她射来。”

  • 肮脏的东西。

    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清洁娟好,不染污浊。”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他闭上了眼,身上麻麻酥酥的仿佛往外放射着一些积存的污浊。”柯岩《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吴丙治是那样仇恨遮挡太阳的乌云,那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浊。”

  • 【例句】 1、渗透警察所污浊的空气,就是那种污垢和消毒水剂混合的酸味。
    2、 他发现那污浊的水开始往下退了。
    3、 受损的油槽里喷出了污浊的原油。
    4、 他要远离伦敦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吹捧奉承的污浊气氛。
    【近义词】 1. 污浊 - 浑浊

    【浑浊】释义:

  • (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窣堵利瑟那国》:“叶河出葱岭北原,西北而流,浩汗浑浊,汩淴漂急。”叶圣陶《火灾·醉后》:“傍晚的阳光让白云遮了,风又转得紧一点,扬起尘沙,满天呈浑浊的黄色。”

  • 喻指尘世,尘途。

    《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高祖曰:‘卿不比在前浑浊之时。’”

  • 2. 污浊 - 混浊

    【混浊】释义:

  • 谓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

    汉班固《西都赋》:“軼埃堨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这种混浊不堪的要算第六泉,那天下的清泉,屈他居第几呢?”茅盾《子夜》二:“那边小客厅里的空气大概没有这里那么混浊。”艾青《北方》诗:“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 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艺文类聚》卷三七引三国魏桓范《荐管宁表》:“於混浊之中,履洁清之节。”郭沫若《女神·湘累》:“姐姐,你却怪不得我,你只怪得我们所处的这个混浊的世界!”

  • 3. 污浊 - 肮脏

    【肮脏】释义:

  • 高亢刚直貌。

    汉赵壹《疾邪诗》之二:“伊优北堂上,骯脏倚门边。”宋文天祥《得儿女消息》诗:“骯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我衰復多病,骯脏不宜世。”

  • 身躯肥胖。

    北周庾信《拟连珠》:“笼樊之鹤,寧有六翮之期,骯脏之马,无復千金之价。”《集韵·上荡》:“骯,骯脏,体胖。”

  • 污秽;不干净。

    李鉴堂《俗语考原》:“骯脏,俗谓不洁者曰骯脏。”

  • 比喻卑鄙、丑恶。

    明周茂兰《王五痴积制钱为佛像五躯送供虎丘禅院》诗:“岂其骯脏存胸次,恭成法相係所思。”

  • 糟蹋。

    元柯丹丘《荆钗记·辞灵》:“苦呵,若是亲娘在日,岂忍如此骯脏。”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莫把恶话儿骯脏我。”《红楼梦》第五回:“到头来,依旧是风尘骯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 【反义词】 1.污浊 - 干净

    【干净】释义:

  • 清洁。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着他洗的脖子乾浄,絶早州衙试剑来。”《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坚固又乾浄。”陈登科《活人塘》五:“每个同志把枪擦得更干净,更亮,更多杀几个敌人,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

  • 简洁。

    阿英《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最大的发展,是加强了人物性格的特征与画面的干净洗练,并采用了透视法。”艾芜《百炼成纲》第三章:“他很满意他这次说话的干净和有条理。”

  • 指相貌清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却见是一个中年婆娘,人物也到生得乾净。”《红楼梦》第五六回:“原来不是咱们家的宝玉!他生的也还乾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人还生得乾浄。”

  • 清净;省麻烦。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楔子:“你着我如今嫁那个人去,不如出家倒也乾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倘若明日有人认出来,根究根原,连我也不得乾浄。”《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又想到自己好好一个良家女子,怎样流落得这等下贱形状,倒不如死了的乾浄。”鲁迅《书信集·致唐弢》:“我看,对于这样的一个要求条件,还是不编干净罢。”

  • 纯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老奴托赖二位官人洪福,除了本钱盘费,乾浄趁得四五十两。”

  • 结束;了结。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年一年的利钱滚上去,一年一年的债款加上去,永远不会有干浄的一日。”

  • 精光;一点不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见浑家又歌了一曲,愈加忿恨。恨不得眼里放出火来,连这龙华寺都烧个乾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要是将一省的弊竇都釐剔乾浄,他又从那里调剂私人呢?”曹禺《日出》第二幕:“李先生,可当的都当干净了。”

  • 完全。《西游记》第二十回:“老官儿,你若以相貌取人,乾浄差了。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既是素的,等老身吃。老身乾浄眼花了,只当做荤的来。”

  • 干脆。

    宋沉端节《菩萨蛮》词:“酒醒初破梦,梦破愁无那。乾浄不如休,休时只恁愁。”宋沉端节《喜莺迁》词:“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浄不如不醉。”

  • 10.犹言敢情。《西游记》第七五回:“这大圣忍不住,赥赥的笑出声来。乾浄他不宜笑,这一笑笑出原嘴脸来了。”《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迟了一回反乱起来,説不见了一锭银子。乾浄就是他学三寸货,説不见了,由他慢慢儿寻罢。”


  • 2.污浊 - 清新

    【清新】释义:

  • 清美新颖。

    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之九:“兄文章之高远絶异,不可復称言。然犹皆欲微多,但清新相接,不以此为病耳。”宋苏辙《次韵任遵圣见寄》:“诗句清新非世俗,退居安稳卜江天。”《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忽然翻出一首诗来……杜慎卿看了,点一点头道:‘诗句是清新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他却刚健,清新。”

  • 清爽新鲜。

    清宋匡业《梅花》诗:“不染纷华别有神,乱山深处吐清新。”郁达夫《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所以从海道去青岛的人对她所得的最初印象,比无论哪一个港市,都要清新些,美丽些。”叶圣陶《倪焕之》五:“﹝倪焕之﹞便仰起了头,深深地吸入一腔清新的空气。”


  • 3.污浊 - 清洁

    【清洁】释义:

  • 清白;洁净无尘。

    汉刘向《说苑·尊贤》:“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三国魏阮籍《清思赋》:“沐消渊以淑密兮,体清洁而靡讥。”明贾仲名《萧淑兰》第四折:“你既主张了罢,也免的出丑扬疾,也见我祖宗家门清洁。”明刘基《题王元章<梅花图>》诗:“道人红颜映髭雪,欲与梅花鬭清洁。”巴金《秋》四十:“肥大的蕉叶也被清洁的雨水洗净了。”

  • 清廉;廉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辩察於辞,清洁於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请立以为大理。”陈奇猷集释:“清洁於货,谓不贪污财货也。”《南史·刘杳传》:“出为餘姚令,在县清洁。”宋欧阳修《条列文武官才能札子》:“嵐州通判殿中丞董沔清洁,勤於吏事。”《英烈传》第十八回:“那宋濂清洁自高,居止不定。”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而清洁之流,不为世容。”

  • 清除。

    《汉书·王莽传下》:“及青徐故不轨盗贼未尽解散后復屯聚者,皆清洁之。”《汉书·王莽传下》:“更遣復位后大司马护军郭兴、庸部牧李曅击蛮夷若豆等,太傅牺叔士孙喜清洁江湖之盗贼。”

  • 清楚;明白。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皇甫曾》:“昔孟阳之与景阳,诗德远慙厥弟,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今侍御之与补闕,文辞亦尔,体制清洁,华不胜文。”《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寿儿被太守句句道着心事,不觉面上一回红,一回白,口内如吃子一般,半个字也説不清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看的老幼男妇……一齐拾起砖头土块来,口里喊着,望钱氏两个道童乱打将来,那时那里分得清洁。”

  • 犹清爽。

    元马致远《湘妃怨·和卢疎斋西湖》曲:“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 4.污浊 - 清白

    【清白】释义:

  • 谓品行纯洁,没有污点。

    《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后汉书·蔡邕传》:“父棱,亦有清白行,謚曰贞定公。”宋苏轼《叶嘉传》:“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水浒传》第三回:“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叶圣陶《倪焕之》十三:“那是没廉耻的行径,清白的女子不应该那样想的。”

  • 特指廉洁;不贪污。

    《东观汉记·高诩传》:“高詡字季回,以儒学徵拜大司农,在朝以清白方正称。”《南史·褚球传》:“﹝球﹞仕齐为溧阳令,在县清白,资公奉而已。”《明史·温纯传》:“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

  • 旧称未操所谓卑贱职业的。这样的人及其后代始得从政或应试当官。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世间或有少无清白之操业,长以买官而富贵。”《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三十六年,陕西学政刘嶟奏请山陕乐户、丐户应定禁例。部议凡报官改业后,必及四世,本族亲支皆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

  • 清爽,完毕。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看着太太两隻脚足足裹了有三顿饭时才裹完了,又慢慢梳头、洗脸、穿衣服,直弄到日头趖西才清白。”

  • 清楚明白。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且下去,把这些情由具一张清白呈子来。”《红楼梦》第四二回:“宝玉早已预备下笔砚了,原怕记不清白,要写了记着。”王统照《春雨之夜·一栏之隔》:“其实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革命党?大家都说不清白。”

  • 明亮。

    郭沫若《塔·万引》:“在他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东方的天上一颗清白的大星在向他微笑。”

  • 清秀白晳。

    茅盾《子夜》十五:“这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比蔡真还要高一点,一张清白的瘦脸。”

  • 清酒与白酒。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 【相关词】 一次污染物 丑污 二次污染物 亏污 亵污 光污 光污染 兵不污刃 出污泥而不染 卑污 危地马拉污水池洞 去污 去污粉 受污 合污 同尘合污 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 含垢忍污 含垢纳污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