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文竹
【全拼】 wén zhú
【释义】
  • 即斑竹。

    汉蔡邕《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唐元稹《莺莺传》:“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泪痕在竹,愁绪縈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五:“珮玉綵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参见“斑竹”。

  • 一种可供盆栽观赏,或为瓶花衬叶的多年生竹。茎细弱,枝纤细呈叶状水平开展。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黑色。也称云片竹。

    金明《文竹冬春分枝好》:“在自己的居室里,放置一盆幽雅的文竹,能给您增添生活的情趣。”

  • 【例句】 1、出于和谐一致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在沃德式的玻璃罩盒子里种植文竹
    2、 文竹
    3、 天门冬醯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蛋白质中,与天门冬氨酸密切相关。1806年首次由文竹(天门冬)分离得到,用于医学和生化方面的研究。
    【相关词】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文爱  “文化大革命”   回文诗   文森特·梵高   蔡文姬  天文学家  散文诗  文殊  文殊菩萨  蔡文姬  赠刘景文 《一文钱》 《中国古代性文化》 《人民文学》 《今昔文字镜》 《南方文学》 《增广贤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心雕龙》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