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文昌
【全拼】 wén chānɡ
【释义】
  • 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

    《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元嘉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 指星神。

    《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 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蜀梓潼神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孔子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文曲星”、“文星”。

  • 即文昌帝君。

    清袁枚《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文昌。”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文昌。”参见“文昌帝君”。

  • 指文昌省。

    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唐韩愈《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顗宜当之。”前蜀韦庄《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宋苏辙《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 宫殿名。

    《文选·左思<魏都赋>》:“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张载注:“文昌,正殿名也。”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金华兮议宣室,昼武帐兮夕文昌。”唐骆宾王《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

  • 【例句】 1、广州文昌
    2、 文昌
    3、 余既镌印文昌帝君《太上感应篇》十万部,广布善缘,又手录全文……
    4、 本酒楼还供应烟脂香鹅,烧鹅,白切鸡,广州文昌鸡。如果你们喜欢鱼的话,我们还供应清蒸鲩鱼和清蒸桂鱼。
    【相关词】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文爱  “文化大革命”   回文诗   文森特·梵高   蔡文姬  天文学家  散文诗  文殊  文殊菩萨  蔡文姬  赠刘景文 《一文钱》 《中国古代性文化》 《人民文学》 《今昔文字镜》 《南方文学》 《增广贤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心雕龙》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