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忘掉
【全拼】 wàng diào
【释义】 忘记。
【例句】 1、让我们忘掉过去,瞻望未来吧。
2、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3、 他最后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4、 忘掉人的名字真烦人。
【近义词】 1. 忘掉 - 忘却

【忘却】释义:

  • 忘记掉。

    唐张籍《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诗:“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宋张先《满江红·初春》词:“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水浒传》第六十回:“吴学究道:‘吴用也在心多时了,不想一向忘却。小生略施小计,便教本人上山。’”李国文《月食》:“有些值得永远记忆,有些应该彻底忘却。”

  • 2. 忘掉 - 忘怀

    【忘怀】释义:

  • 不介意;不放在心上。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词:“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元张昱《西山亭留题》诗:“英雄有恨餘湖水,天地忘怀入酒杯。”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三章:“白知时在迈过贞女坊,奔上马路时,是这样为他同姓的古女叹息,把自己的命运倒暂时的忘怀了。”

  • 忘记。

    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到忘怀了,还有一件事,昨日途中偶逢佛印禪师,他説云游去了。有书一纸,寄与老爷。”《说唐》第二四回:“你原来就是程一郎哥,我一时忘怀,多多有罪。”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他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年五月初的一天上午,他把一船红军送过江来。”

  • 用以形容精神专注而遗忘一切。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萧颖士﹞有时读书到忘怀之处,还认做杜亮在傍,抬头不见,便掩卷而泣。”

  • 无拘无束。

    宋苏轼《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诗:“浮游云释嶠,燕坐柳生肘,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小童二人频频斟酒,三个客人忘怀大釂。”

  • 3. 忘掉 - 忘记

    【忘记】释义:

  • 不记得。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乃答以岁月之久,皆忘记。”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我亦全然忘记近事,只觉如初时一般,谈説终日。”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该做的事没有想到去做。

    明张居正《女诫直解》:“你众女将我这教诫的言语,务要勉励,身体力行,不要怠慢忘记了。”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六:“他伸手一摸,军帽忘记戴了,又跑回来找帽子。”

  • 没有感觉到。

    宋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怀安浦漵暖,忘记云海宽。”清孙枝蔚《九日汪叔定季甪招饮见山楼》诗:“笑声乱落梧桐树,忘记江头羽檄驰。”李準《耕云记》:“电闪着,雷打着,风卷着云……那时我也忘记害怕啦!只觉得好看。”

  • 4. 忘掉 - 遗忘

    【遗忘】释义:

  • 犹忘记。

    《庄子·盗跖》:“今富人,耳营鐘鼓筦籥之声,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虽欲秉笔覼缕,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终不能成章。”清李调元《石匠行》:“字刻青天过手多,至今名姓半遗忘。”茅盾《一个女性》七:“一幕久已遗忘的故事蓦地再现出来。”

  • 【反义词】 1.忘掉 - 牢记

    【牢记】释义:

  • 牢牢记住,不忘掉。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驸马传》:“话分两头牢记取,回文请唱国姑身。”《说岳全传》第二二回:“你在家中,须要孝顺婆婆,敬奉母亲,照管弟妹,用心读书。牢记牢记。”陈毅《满庭芳》词:“须牢记,无情歷史,利己必凶终。”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石得富牢记着上级的指示。”


  • 2.忘掉 - 记住

    【记住】释义:

    1. 留在记忆中。如:考试前要记住那些日期。

    【相关词】  废寝忘食 《永远不要忘记》 《难忘的生日》 三忘 不忘久要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故旧 不忘母训 不忘沟壑 丢三忘四 两忘 临患忘利 久久不忘 久要不忘 乐以忘忧 乐而忘归 乐而忘忧 乐而忘死 乐而忘返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