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望族
【全拼】 wàngzú
【释义】
  • 有声望的家族。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镇远王擢表雍秦二州望族,自东徙已来,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华胄,宜蒙优免。从之。”宋秦观《王俭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七八。”清昭槤《啸亭续录·德尚书》:“德尚书瑛,姓通颜觉罗氏,满洲望族也。”茅盾《一个女性》一:“但巧而又不巧的是琼华出身于本镇的望族,命注定了该受周围五十里内的青年男子的崇拜。”

  • 【例句】 1、此外还有赛西尔·柏莱·艾塞克斯上校,也是一位威风十足的弗吉尼亚名门望族——不过我们和他却没什么关系。
    2、 对于这位佛罗伦萨老人来说,不可能轻视能与佛罗伦萨名门望族融洽相处的举荐。
    3、 出身名门望族不无受到重视。
    4、 我出身于日内瓦的名门望族
    【近义词】 1. 望族 - 名门

    【名门】释义:

  • 有名望的门第。

    《魏书·宋弁传》:“高祖以郭祚晋魏名门,从容谓弁曰:‘卿固应推郭祚之门也。’”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语姬朝之旧族,庄武慙颜;叙汉代之名门,韦平掩耀。”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丁玲《团聚》:“他又替她选好了一个名门世家。”

  • 2. 望族 - 朱门

    【朱门】释义:

  • 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乎蓬户。”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李攀龙《平凉》诗:“惟餘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清吴伟业《芦州行》:“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第谁能顾。”

  • 3. 望族 - 王谢

    【王谢】释义:

  • 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

    《南史·侯景传》:“景请娶於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於朱张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王谢,甲第金张。”王闿运《上征赋》:“仰王谢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 指晋王坦之与谢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之恐状,转见於色。谢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 4. 望族 - 蓬门

    【蓬门】释义:

  • 以蓬草为门。指贫寒之家。

    《宋书·袁顗传》:“紆金拖玉,改观蓬门。”唐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水浒后传》第三九回:“只恐蓬门陋质,难以相副。”

  • 【反义词】 1.望族 - 寒门

    【寒门】释义:

  • 古代传说中北方极寒冷的地方。

    《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騖兮,逴絶垠乎寒门。”王逸注:“寒门,北极之门也。”《淮南子·墬形训》:“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高诱注:“积寒所在,故曰寒门。”

  • 即谷口。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汉书·郊祀志上》:“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颜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治谷是也。以仲山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寒门也。”

  • 寒微的门第。

    《三国志·吴志·周泰传》“﹝孙权﹞遣使者授以御盖”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粲粲贞女,孤生寒门。”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是以不考实行,专採虚望,末流所届,乃至寒门贵族,划若鸿沟。”

  • 谦称自己的家。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贤壻既非姓白,为何假称舍姪,光降寒门?”《西游记》第二十回:“那老者一骨鲁跳将起来,忙歛衣襟,出门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哪方来的?到我寒门何故?’”欧阳予倩《人面桃花》第三场:“博陵崔护是何人?不该题句到寒门。”


  • 【相关词】 “希望钻石”  远望 《小小的愿望》 《望庐山瀑布》 《望月怀远/ 《野望》 一望 一望无垠 一望无涯 一望无边 一望无际 一望而知 一线希望 七月望 三望 三望车 三素望 不孚众望 不孚众望脱胎换骨 不承望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