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宛若
【全拼】 wǎn ruò
【释义】
  • 仿佛;好象。

    晋无名氏《晋白紵舞歌诗》:“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鵠翔。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睞容仪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枯松再生》:“明皇遭禄山之乱,鑾舆西幸。禁中枯松復生,枝叶葱蒨,宛若新植者。”清徐士銮《宋艳·奇异》:“公命取经令读,一閲如流,宛若素习。”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三:“只见一片葱绿色的密松林,它随着山坡起伏,宛若大海中的巨浪,一直伸向远方。”

  • 汉代女子名。

    《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於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裴駰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宛若,字。”司马贞索隐:“﹝先后﹞即今妯娌也……宛音冤。”

  • 后世用为妯娌的代称。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妾家虽贫,无作贱媵者,无怪诸宛若鄙不齿数矣!”清方苞《七思·伯姊》:“幸有妹兮为宛若,谓餘生兮将有託。”王闿运《帅芳哀词》:“和于宛若,勤于缶甔。”

  • 【例句】 1、他抬起哀伤的眼睛,遥望着深蓝色的天空,那儿,星星流光溢彩,宛若澄沏平静的湖面上盛开的朵朵白莲。
    2、 他的那扇车窗宛若一幅精彩的画屏。 每一分钟都展现出新的奇妙的景象。
    3、 宛若游龙
    4、 风景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宛若梦境一般。
    【相关词】  立陶宛 《史记·大宛列传》 一宛 上林宛 东宛 大宛 大宛国 大宛马 天宛 委宛 宛丘 宛丽 宛亶 宛似 宛冯 宛叶 宛在 宛在水中坻 宛城 宛城之战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