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出现的彩霞。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炊烟四起,晚霞烂然。”曹禺《雷雨》第一幕:“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生命的晚霞就要暗下来了。”
【余晖】释义:
傍晚的阳光。
《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李善注:“餘暉,言将夕也。”唐戴叔伦《山居即事》诗:“巖云掩竹扉,去鸟带餘暉。”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第二天,他们把扫帚肩到汤河口交货的时候,落日的余暉已经映红终南山的峰颠了。”
充足的光辉。
《文选·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牗。照之有餘暉,揽之不盈手。”吕延济注:“明月入於我牎牗之中……照则光暉有餘。”晋张华《中宫所歌》:“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餘暉。”
比喻天子恩泽。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曖有餘暉,遥然留想。”刘良注:“餘暉,天子恩光。”
【早霞】释义:
犹朝霞。
南朝梁何逊《晓发诗》:“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唐杜甫《冬深》诗:“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管桦《在妇产院里》:“脸蛋红喷喷的,像早霞一样新鲜。”
【晨曦】释义:
亦作“晨羲”。清晨的阳光。
晋陶潜《闲情赋》:“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南朝宋王韶之《宋四厢乐歌·食举歌》:“晨羲载曜,万物咸覩。”唐皎然《效古》诗:“日出天地正,煌煌闢晨曦。”艾青《吹号者》诗:“穿着灰布衣服的人群,从披着晨曦的破屋中出来。”
【暮霭】释义:
傍晚的云雾。
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晨烟暮靄,春煦秋阴,陈尽輟卷,置酒絃琴。”宋柳永《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靄沈沈楚天阔。”明王世懋《横塘春泛》诗:“山连暮靄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茅盾《陀螺》五:“一片清凉的月色从渐浓的暮霭中透出来。”
【曙光】释义:
黎明的阳光。
唐太宗《除夜》诗:“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明高启《御沟观鹅》诗:“白雪泛金塘,羣翻动曙光。”丁玲《阿毛姑娘》:“她趁着一点点曙光跑出家门。”
比喻美好的前景。
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
【朝霞】释义:
初升太阳照映的云彩。
《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南朝梁王枢《徐尚书座赋得阿怜》诗:“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宋苏舜钦《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復见,精魄飘忽随朝霞。”冰心《寄小读者》十一:“朝霞的颜色是自浓而淡,自青紫而深红,然后一轮朝日,从松岭捧将上来,大地上一切都从梦中醒觉。”
【残阳】释义:
犹夕阳。
唐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诗:“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明刘基《菩萨蛮》词:“渡口欲黄昏,残阳归掩门。”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