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
叶圣陶《倪焕之》三:“有一次,一个学生犯了欺侮同学的过失,颇顽强,那教师问他,他也不认错,也不辩解,只不开口。”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三:“我气冲冲地走到账房去,用着顽强的态度和咆哮的声音,同老板吵闹起来。”
坚强。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四章:“战士们高高地举着枪支,互相搀扶着,顽强地向对岸前进。”
【刚强】释义:
亦作“刚彊”。
1.坚强。《逸周书·谥法》:“刚彊理直曰武。”《汉书·冯野王传》:“刚彊坚固,确然亡欲,大鸿臚野王是也。”《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纵使刚强官吏,无可奈何。”茅盾《子夜》十八:“她那乌亮的眼睛里忽然满是刚强的调子。”
健旺鼎盛。
《荀子·修身》:“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指强暴的人。
《淮南子·时则训》:“行柔惠,止刚强。”高诱注:“刚强,侵陵人不循轨度者,禁止之也。”
亦作“刚彊”。僵硬。
汉刘向《说苑·敬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此观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按,《老子》作“坚强”。
【坚强】释义:
亦作“坚彊”。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左传·成公九年》:“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晋葛洪《神仙传·彭祖》:“骨节坚彊,颜色和泽,老而不衰。”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虽坚强之辩,不能为执事解也。”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二章:“郭祥是一个无比高大坚强的英雄。”
使坚强。
《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时远人既受勅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
【怯弱】释义:
胆小;懦弱。
汉焦赣《易林·蹇之需》:“哀公怯弱,风氏復比。”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髏,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是可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众人见吾怯弱,必不伏我,何以立威?”张抗抗《夏》四:“那双明亮的眼睛里交织着痛苦、气愤、焦急,却没有怯弱。”
懦夫。
《韩非子·守道》:“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伏虎也。”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荆卿、朱亥不示勇於怯弱之间,孟賁、冯妇不奋戈戟於俚侠之羣。”
薄弱,力量不强。
《汉书·冯奉世传》:“战则挫兵病师,守则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形见。”《世说新语·方正》“诸葛亮之次渭滨”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拥大军御侮於外,不能远露怯弱之形,以亏大势。”
指东西质量不好或体质虚弱。
宋苏轼《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营房大段损坏,不庇风雨,非惟久不修葺,盖是元初创造,材植怯弱,人工因循。”《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你身子怯弱,如何走得远路?”《红楼梦》第十六回:“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痊。”
【懦弱】释义:
亦作“愞弱”。柔弱;软弱。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后汉书·刘玄传》:“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晋书·李特载记》:“滕密上表,以为流人刚剽而蜀人愞弱,客主不能相制,必为乱阶,宜使移还其本。”《三国演义》第七回:“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非常懦弱,任何事都拿不定主意。”
【脆弱】释义:
薄弱;单薄。指才力。
《国语·晋语六》:“德刑不立,姦宄并至,臣脆弱,不能忍俟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於辟雍,以颜渊配”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吴楚之民脆弱寡能,英才大贤不出其土。”《晋书·王俊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薄弱;单薄。指身体。
汉蔡琰《悲愤诗》:“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芒市》:“芒市川原广邈,田土富饶,而人稍脆弱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婢子许大,身如百钧重,我脆弱不堪。”沈从文《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我的身体是因从小营养不良显得脆弱。”
泛指不坚强。指人。
《吕氏春秋·介立》:“韩、荆、赵,此三国之将帅贵人,皆多骄矣;其士卒众庶,皆多壮矣。因相暴以相杀,脆弱者拜请以避死。”唐杜牧《罪言》:“自魏晋以下,胤浮羡淫,工机纤杂,意态百出,俗益荡弊,人益脆弱。”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他显得还比较脆弱,还不是一个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
泛指不坚强。指物。
唐陆龟蒙《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沉埋见亦羞。”《朱子语类》卷四:“冬间花难谢,如水仙至脆弱,亦耐久,如梅花、蜡梅皆然。”
【软弱】释义:
亦作“輭弱”。缺乏力气;不坚强。
《战国策·楚策四》:“李园,软弱人也。”《后汉书·段熲传》:“臣本知东羌虽众,而輭弱易制,所以比陈愚虑,思为永寧之筭。”《水浒传》第四七回:“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无争无竞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叶圣陶《小蚬的回家》:“初出的粉蝶还很软弱,只在田岸的小紫花附近飞飞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