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外族
【全拼】 wàizú
【释义】
  • 母家或妻家的亲族。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向寿者,宣太后外族也。”唐卢纶《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诗:“常嗟外族弟兄稀,转觉心孤是送归。”《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由是百姓虽死,终不附之。又禁人偶语,犯者刑及外族。”胡三省注:“男子谓舅家为外家,妇人谓父母之家为外家。外族,外家之族。”

  • 指本民族或本国以外的民族或国家。

  • 【例句】 1、宋朝统治者们不甘心政权落入外族人手里,密谋策划联合起义。
    2、 在外族的压迫下,民族的团结是为了求生存,但在目前大陆与台湾并没受外来的压迫,对一个老百姓说他们幸福的指望是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改革。
    3、 假使一个氏族成员被外族人杀害了,那么被害者的全氏族就有义务实行血族复仇。
    4、 但1970年,一项全国犹太人口普查显示在过去5年中,新婚犹太人有30%是与外族人结婚。
    【近义词】 1. 外族 - 异族

    【异族】释义:

  • 异姓。亦指异姓之人。

    《周礼·春官·小宗伯》:“小敛大敛,帅异族而佐。”贾公彦疏:“异族,据姓而言之。”《史记·三王世家》:“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晋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饮饯岂异族,亲戚弟与兄。”

  • 指不同于人类的禽兽草木等。

    晋左思《蜀都赋》:“水物殊品,鳞介异族;或藏蛟螭,或隐碧玉。”宋苏轼《异鹊》诗:“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 外民族;外国。

    清邹容《革命军·绪论》:“汝国中执政者为同胞歟?抑异族歟?”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苟拒异族之军,虽用诈伪,不云非法。”

  • 【相关词】 “外星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儒林外史》 《千里之外》 《天外来菌》 《山海经·海外西经》 《时间之外的往事》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画廊外的天赋》 《疯狂的外星人》 《窗外》 《邺侯外传》 《飞狐外传》 丁外 丁外忧 丁外艰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 不假外求 不外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