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援助、救援。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国有外援,不可瀆也。”《新唐书·李华传》:“巡(张巡)固守亦待外援,援不至而食尽,食尽而及人,则巡之情可求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其时军餉尚足,倘能守待外援,未尝不可以一战。”邹韬奋《中国对苏联的态度》:“一面要自力更生,一面要尽力争取更多的一切外援。”
外部的援助力量。
《左传·文公元年》:“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北史·窦毅传》:“时与齐人争衡,戎车岁动,并交结突厥以为外援。”
【内助】释义:
旧称妻子对丈夫的帮助。
《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嬪,尽力弥缝,以存内助。”
称妻子为“内助”。
《宋史·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孟皇后》:“得贤内助,非细事也。”明徐霖《绣襦记·帮宦重媒》:“他感卿卿深爱护,为此特使我来,行聘求婚为内助。”茅盾《尚未成功》二:“然而他幸有贤内助,一句话又提起了他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