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在地方上主政者。
《晋书·陶侃传》:“士行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儁之列,超居外相,宏总上流。”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一则二则,惟在大贤,外相内相,终当相屈。”元叶森《<金楼子>序》:“早摄神州,晚居外相。”
指人显露于外的状貌。
元石德玉《紫云庭》第三折:“外相儿行户小可,就里最胸襟洒落。”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二折:“这婆娘外相儿真,就里哏,从然面搽红粉,是一箇油鬀髻吊客丧门。”
【皮毛】释义:
禽兽的皮和毛的总称。
《周礼·天官·兽人》:“凡兽入於腊人,皮毛筋角,入於玉府。”《后汉书·鲜卑传》:“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为名裘。”
引申指皮裘。
《庄子·让王》:“冬日衣皮毛。”
人的皮肤和毛发。泛指人体的浅表部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明唐顺之《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
比喻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多指学识。
宋叶适《王氏读书堂》诗:“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麤。”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清陈天华《警世钟》:“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纔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