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外史
【全拼】 wàishǐ
【释义】
  •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宋陈亮《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清黄遵宪《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汉黄宪的《天禄阁外史》、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元张雨称句曲外史,清恽格称白云外史。

  • 【例句】 1、燕山外史
    2、 欧文在《纽约外史》里把它描写成利欲熏心的杨基商人群集之地。
    3、 技术的发展从内史和外史的角度来说都会遇到发展极限的问题,自组织理论对技术发展极限问题的认识有重要的启示:技术系统的涨落对技术发展的极限实现维持与突破;
    4、 纽约外史
    【近义词】 1. 外史 - 别史

    【别史】释义:

  • 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有别史一目,收录有唐高峻《高氏小史》、宋吕祖谦《新唐书略》等。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把编年体、纪传体以外,杂记历代或一代事实的史书,称为“别史”。

  • 2. 外史 - 野乘

    【野乘】释义:

    1.即野史。
    3. 外史 - 野史

    【野史】释义:

  • 旧指私人著述的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诗:“自爱垂名野史中,寧论抱困荒城侧。”元萨都剌《上赵凉国公》诗:“如此声名满天下,人间野史亦堪传。”鲁迅《伪自由书·再谈保留》:“从清朝的文字狱以后,文人不敢做野史了。”

  • 【相关词】 “外星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儒林外史》 《千里之外》 《天外来菌》 《山海经·海外西经》 《时间之外的往事》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画廊外的天赋》 《疯狂的外星人》 《窗外》 《邺侯外传》 《飞狐外传》 丁外 丁外忧 丁外艰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 不假外求 不外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