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外界事物。
《晋书·范宁传》:“凡此诸贤,并有目疾,得此方云: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
人的风姿、外貌。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子恕(郭恕)嗣”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智(郭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
事物的外在景象及其给人的印象。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你的浑家教来拜我。外观不雅,休教来罢。”《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待要私下走过去听听,又恐这班僕妇丫鬟不知其中的底里深情,转觉外观不雅。”鲁迅《华盖集·牺牲谟》:“你不要看得我外观阔绰,我为的是要到各处去宣传。”
京外的宫观。
宋代宰相、大臣退休或免官后,多加提举宫观的名号,使食其禄。宋王安石《辞使相第一表》:“矜怜积岁,参大议於广朝;或赐误恩,食旧劳於外观。”参阅《宋史·职官志十》。参见“奉祠”。
【外表】释义:
显露于外。
《宋书·礼志二》:“殷忧内盈,毁悴外表。”
边境。
《南齐书·武帝纪论》:“外表无尘,内朝多豫。”
仪表。
《梁书·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在他那堂皇的外表下,掩盖着一个多么卑鄙丑恶的灵魂!”
指外露的表层;表面。
《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唐孔颖达疏:“辅为外表,车是内骨,故云相依也。”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更不好的是内容并不怎样有力,却只有一个可怕的外表,先将普通的读者吓退。”
【外貌】释义:
人或物的表面形状。【外面】释义:
外边。
《朱子语类》卷六九:“不是外面事,只是自见得意思不同。”《水浒传》第三回:“外面都头人等,惧怕史进了得,不敢奔入庄裡来捉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就到外面去打听船期,恰巧是在后天。”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一:“外面很凉呢,大家快到外面来,不要挤在一间小房间里。”参见“外边”。
外表;表面。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清杭世骏《质疑·礼记》:“车马是外面炫赫之物,故可以辞。”《红楼梦》第四四回:“你们娼妇们一条籐儿多嫌着我!外面儿你哄我!”
【表面】释义:
事物的外在现象,一般指非本质的部分。
巴金《怀念萧珊》:“表面上的平静是虚假的。”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四:“我说,战争和快乐主义不能相容,这还是表面的世俗的看法。”
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如:这钢筋表面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