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外辞
【全拼】 wài cí
【释义】
  • 泛指显豁之辞。

    《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锺文烝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

  • 对外的言词。

    《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唐孔颖达疏:“是在内从内辞,在外从外辞。”

  • 【例句】 1、本文认为:宋玉作品,除《九辩》(,尚有赋体文章《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多篇。
    2、 除《旅》卦二“童仆”之“童”是名词,应训为奴,《蒙》卦卦及其六五爻的三个“童”字、《观》卦初六爻的“童”字、《大畜》卦六四爻的“童”字,都是动词,都当解为“去尽”或“脱”,、“脱尽”。
    【相关词】 “外星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儒林外史》 《千里之外》 《天外来菌》 《山海经·海外西经》 《时间之外的往事》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画廊外的天赋》 《疯狂的外星人》 《窗外》 《邺侯外传》 《飞狐外传》 丁外 丁外忧 丁外艰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 不假外求 不外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