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颓唐。
章炳麟《俱分进化论》:“吝惜身命希於苟安而止者,所在皆是。风教陵迟,志节穨丧,其进於恶也,盖已甚矣。”
頽喪:消极;颓唐。
《红楼梦》第七六回:“因又嘆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頽丧了些!’”杨朔《火并》:“他的脸色惨白,神气十分颓丧,已经失去漂亮的光彩。”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从他的颓丧的样子看起来,他一定受过很大的磨折才逃跑回家来的。”
【沮丧】释义:
灰心失望;伤心失意。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岂识向之夸慢,祇足以成今之沮丧邪?”《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是时,李嗣源已入於汴,帝闻诸军离散,精神沮丧,至万胜镇即命旋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至此,神气沮丧,徒有汗淫。”茅盾《子夜》十七:“孙吉人这话刚出口,王和甫就很沮丧地摇头,吴荪甫摸着下巴叹气。”
形容震惊失色。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消沉】释义:
亦作“消沉”。消逝。
唐元稹《刘阮妻》诗:“桃花飞尽秋风起,何处消沉去不来?”宋司马光《澹树石屏》诗:“请鐫好事名,千古无消沉。”明沉谦《二郎神》词:“嘆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叶圣陶《倪焕之》三:“他听见自己求救一般的讲说的声音,同时总伴着各种噪音,甚至自己的声音反而消沉在噪音里。”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啊,(昂头哀诉)惨淡的月光呀,你快消沉了吧!我所渴望着的太阳!我的生命!我的光!你怎还不出来照临?”
情绪低落。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六:“瑰癖消沉结习虚,一篇《典宝》古文无?”茅盾《追求》六:“可是前天起,我不悲观不消沉了,我转为积极!”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余永泽和王晓燕虽然都写信劝她不要这样消沉,劝她快活起来;她自己也有时惊异自己小小年纪怎么竟有了这种可怕的衰老的心境。”
【颓唐】释义:
衰微貌;萧索貌。
《文选·王褒<洞箫赋>》:“頽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李善注:“頽唐,陨坠貌。”吕向注:“隤頽唐,声微也。”清杜岕《锺山积雪》诗:“气洁烟火围,頽唐冻岭互。”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精神委靡不振的样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臣一介书生,不学无术;加以老病頽唐,未能补报涓埃。”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破落户的颓唐,是掉下来的悲声,暴发户的做作的颓唐,却是‘爬上去’的手段。”刘半农《游香山纪事诗》:“颓唐一老僧,当窗缝破衲。”
穨唐:1.陨坠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李安国穨唐如玉山之将崩。”
委靡不振貌。
清龚自珍《语录》:“一则暮年穨唐,新亦无所见闻,而旧时所得,与精力而俱谢,此愚不肖之不及也。”
【颓废】释义:
倾圮荒废。
《后汉书·翟酺传》:“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頽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宜更修缮,诱进后学。”一本作“穨废”。唐高彦休《唐阙史·太清宫玉石像》:“丞相范阳公为太清宫使,因命葺修頽废之所,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且其地原有二贤祠,今虽頽废,而双冢屹然见存。”冰心《寄小读者》十六:“虽然有的只是颓废剥落的城垣宫殿,却都令人起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
衰颓废弛。
《明史·周嘉谟等传赞》:“光熹之际,朝廷多故。又承神宗頽废之餘,政体怠弛,六曹罔修厥职。”
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一个穿着灰布棉袍、留着一头颓废的长发、有个长而难看的驴脸,约莫三十岁的男子说了话。”
穨廢:颓毁荒废。《后汉书·翟酺传》:“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穨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
【颓靡】释义:
委靡;衰败。
晋庾阐《浮查赋》:“故能紆餘盘骪,森萧頽靡,阳飘飈结,华裂水洒。”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则我府君当钦明之世,承苛慝之烬,缉頽靡之餘。”明归有光《与周淀山书》之三:“不顾纪纲决裂,风俗頽靡,人心纷乱而莫可收拾。”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民国初年,朝野上下之忘仇寡耻,徒事内争,颓靡昏罔之人心也。”
【振作】释义:
兴起。
唐张说《先天酺宴序》:“是日六乐振作,万舞苒弱。”《宋史·乐志五》:“皇帝乘大輦出大次,乐正撞景钟,鼓吹振作。”《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未及数里,大风振作,吹沙走石。”
奋发。
《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自石晋臣事夷敌,中原至今丧气,一时不能振作。”《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此时制臺正想振作有为。都説:他的人是个好的。”《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看着朝政日衰,知道难期振作,就搬到山海关外锦州府去住家。”
【振奋】释义:
奋起;奋发。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中山经》:“有兽虎爪,厥号曰獜。好自跳扑,鼓甲振奋。”唐李咸用《送从兄入京》诗:“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明李东阳《寿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力自振奋,弹压权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终于这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