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吐口
【全拼】 tǔ kǒu
【释义】
  • 从口里吐出。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血人于牙,不肯吐口。”

  • 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多方説合,始得从傍劝解,而尸亲仍未尝吐口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任他那上司百般的牢笼,这事他絶不吐口应许。”浩然《石山柏》:“那时候,领导上很器重他,他石山柏只要要求脱产,出去就是区委书记,如今当个县长没问题;他呀,就是不吐口。”

  • 【例句】 1、他只感到一阵恼怒,恨不得吐口唾沫才好。
    2、 一位年长的人,他的一张脸就是他岁月的气象图,往火炉里吐口唾沫说。
    3、 孙小姐嘴里说不必,作势抬头,又是倒下去,良久吐口气,请他们在她床前放个痰盂。
    4、 说完如释重负的吐口气。
    【反义词】 1.吐口 - 封口

    【封口】释义:

  • 封闭口子(洞口、瓶口、信封口、伤口等)。

    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五十回:“常肃接过来一看,封口已开,就将里头的纸抽出来。”

  • 谓闭口不露真情,或不让人吐露真情。

    柳青《狠透铁》:“不管王以信他们怎样封口,总不能封得象混凝土灌了似的那么没有缝隙。”


  • 【相关词】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吐 一吐为快 一饭三吐哺 三吐三握 上吐下泻 不吐不快 不吐不茹 不吐气 交疏吐诚 伸眉吐气 供吐 倾吐 倾吐衷肠 倾心吐胆 催吐 催吐剂 再吐 出言吐气 出言吐词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