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投効”。自请效力。
清代有投效军营、投效河工等例。《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人既非候补,又非投効,且还不知他有什么功名,札子不甚好下。”郭孝成《河南革命惨史》:“阎君子固领民团三千餘人,起义未成,遂带义兵千人,投效安徽民军。”丁玲《诗人亚洛夫》:“你才没有出息,也不去投效,振起精神呀!”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