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铜雀瓦
【全拼】 tónɡ què wǎ
【释义】
  • 铜雀台的瓦。后人取而制为砚,因代指砚台。

    宋何薳《春渚纪闻·铜雀台瓦》:“相州,魏武故都。所筑铜雀臺,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即乾耳。后人於其故基,掘地得之,鑱以为研,虽易得墨而终乏温润,好事者但取其高古也。”元刘永之《寄淦州友人》诗:“古砚自磨铜雀瓦,坐氊还叠罽宾羭。”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铜雀瓦虽奇品,然终燥烈易乾。乃其发墨,倍于端矣。”亦称“铜臺瓦”。清陈维崧《还京乐·万红友为香奁诗三十首用填此阕寄跋卷尾》词:“恰翠承朱亚,澄心纸镇铜臺瓦。”

  • 【例句】
    【相关词】   铜铀云母 《亚洲铜》 《青铜时代》 《青铜葵花》 三尺铜 三百青铜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乌铜 二钱铜币 五水硫酸铜 五石铜 亚洲铜 以铜为镜 佩铜 凿井得铜奴得翁 分铜 势刀铜铩 博山铜 古铜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