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同辞
【全拼】 tónɡ cí
【释义】
  • 谓用语、称号相同。

    《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徐彦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

  • 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国语·晋语九》:“﹝阎明叔褒﹞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諫恪,恪不听。”《晋书·元帝纪》:“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同辞者,动以万计。”

  • 【例句】 1、他如何被任命为富兰克林少将,但他仅是说他不是军人就了职,然而却又帮助缔造了那支敢于训练有素的英德联军抗衡的军队。
    2、 札记》充分肯定了《思考》一书就修的内容与形式关系展开论述的主要观点,认为构建了一个颇具创意的框架,其中第三章“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层次性”把内容与形式能指与所指、面与里结合起来分析,更见创意。
    3、 札记》充分肯定了《思考》一书就修的内容与形式关系展开的论述的主要观点,认为构建了一个颇有创意的框架,其中第三章“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层次性”把内容与形式能指与所指、面与里结合起来分析,更见创意。
    【相关词】 ‘阴阳合同’ “同病相怜  同  同治皇帝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同桌的你》 一中同长 一体同心 一口同声 一口同音 一同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心同体 一心同功 一心同归 一母同胞; 一民同俗 一脉同气 一视同仁 一轨同风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