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的言论。
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无形之有,既不匠立,徒谓支离,以为通説。”
普遍的说法。
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构成近世国家最要紧的要素,就是人民、领土、主权三件物事,这是近来国家学者的通说。”
【定说】释义:
一致的说法;公认的论断。
清杭世骏《质疑·诸史》:“先儒纷纷,揔无定説。”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前言》:“所有传为西汉之作的五言诗实际上都是东汉作品,这些经近人考订,已有定说。”
【异说】释义:
不同的主张;不同的学说。
《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汉书·王莽传上》:“正乖谬,壹异説。”《陈书·章帝纪》:“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説相腾。”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俗间不知根本,竞为异説。”
指反对意见,异议。
《南齐书·礼志上》:“内外百司主议已定,如更询访,终无异説。”
邪说;非正统的言论。
《晋书·荀勗传》:“去奇技,抑异説。”明王守仁《<大学>问》:“盖当时尚有持异説以混正学者。”